[发明专利]一种化工用便于清洗型列管换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48614.6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52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胡宇妠;靳京玉;段雪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赫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9/24;F28F9/18;F28F9/26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永创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4 | 代理人: | 付帅 |
地址: | 321308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用列管换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化工用便于清洗型列管换热装置。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化工用便于清洗型列管换热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化工用便于清洗型列管换热装置,包括有壳体等;装拆装置和固定装置均与壳体相连接,第一出液管下端与壳体顶部的左部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连接,第一进液管上端与壳体底部的右部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连接,底座位于壳体的下方,底座与固定装置相连接,换热管位于壳体内。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化工用便于清洗型列管换热装置,具有装拆装置和固定装置,通过装拆装置能够简单快捷的进行拆装,通过固定装置能够将装拆装置与壳体牢牢的结合在一起,性能安全可靠。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装置 列管 清洗型 壳体 固定装置 装拆装置 焊接连接 底座 第一进液管 壳体顶部 上端 出液管 换热管 拆装 下端 右部 左部 体内 | ||
【主权项】:
1.一种化工用便于清洗型列管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壳体(1)、装拆装置(2)、固定装置(3)、第一出液管(4)、第一进液管(5)、底座(6)、换热管(7)、第一折流板(8)、第二折流板(9)和固定板(10);在壳体(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装拆装置(2),装拆装置(2)和固定装置(3)均与壳体(1)相连接,第一出液管(4)下端与壳体(1)顶部的左部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连接,第一进液管(5)上端与壳体(1)底部的右部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连接,底座(6)位于壳体(1)的下方,底座(6)与固定装置(3)相连接,换热管(7)位于壳体(1)内,换热管(7)与装拆装置(2)相连接,在换热管(7)上安装有第一折流板(8)和第二折流板(9),第一折流板(8)位于第一出液管(4)的右侧,第一折流板(8)与壳体(1)内壁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连接,第二折流板(9)与壳体(1)内壁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连接,第二折流板(9)位于第一进液管(5)的左侧,第二折流板(9)位于第一折流板(8)的右下方,固定板(10)的顶部与壳体(1)的底部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连接,固定板(10)的底部与底座(6)的顶部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连接,在壳体(1)的左侧壁上开有第一环形插槽(11),在壳体(1)的右侧壁上开有第二环形插槽(12);装拆装置(2)包括有第一管箱(21)、第二进液管(22)、第一管板(23)、第一小密封管(24)、第一环形插板(25)、第二管箱(26)、第二出液管(27)、第二管板(28)、第二小密封管(29)和第二环形插板(30);第一管箱(21)的左侧壁与第二进液管(22)的右端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连接,第一管箱(21)的右侧壁与第一管板(23)的左侧壁设置为固定连接,在第一管板(23)上开有若干个孔,在第一管板(23)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小密封管(24),第一小密封管(24)设置为若干个,第一小密封管(24)与第一管板(23)的孔相对应,第一小密封管(24)位于第一管板(23)的孔内,第一小密封管(24)与第一管板(23)设置为固定连接,在第一小密封管(24)的右侧壁上开有第一小环形插槽(241),第一环形插板(25)位于壳体(1)的第一环形插槽(11)内,第一环形插板(25)与壳体(1)的第一环形插槽(11)设置为滑动配合,第一环形插板(25)与壳体(1)设置为活动连接,第一环形插板(25)的左侧壁与第一管板(23)的右侧壁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连接,第一小密封管(24)位于第一环形插板(25)内,第二管箱(26)的右侧壁与第二出液管(27)的左端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连接,第二管箱(26)的左侧壁与第二管板(28)的右侧壁设置为固定连接,在第二管板(28)上开有若干个孔,在第二管板(28)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小密封管(29),第二小密封管(29)设置为若干个,第二小密封管(29)与第二管板(28)的孔相对应,第二小密封管(29)位于第二管板(28)的孔内,第二管板(28)与第二小密封管(29)设置为固定连接,在第二小密封管(29)的左侧壁上开有第二小环形插槽(291),第二环形插板(30)位于壳体(1)的第二环形插槽(12)内,第二环形插板(30)与壳体(1)的第二环形插槽(12)设置为滑动配合,第二环形插板(30)与壳体(1)设置为活动连接,第二环形插板(30)的右侧壁与第二管板(28)的左侧壁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换热管(7)位于第一小密封管(24)与第二小密封管(29)之间,换热管(7)的左端位于第一小密封管(24)的第一小环形插槽(241)内,换热管(7)的右端位于第二小密封管(29)的第二小环形插槽(291)内,第一小密封管(24)和第二小密封管(29)均与换热管(7)相对应,第一小密封管(24)和第二小密封管(29)均与换热管(7)设置为活动连接,第一管板(23)位于壳体(1)的左侧,第二管板(28)位于壳体(1)的右侧,第一管板(23)和第二管板(28)均与壳体(1)设置为活动连接;固定装置(3)包括有第一大密封管(31)、第一导向套(32)、倒U形导向杆(33)、第一定位螺杆(34)、第二大密封管(35)、第二导向套(36)和第二定位螺杆(37);第一大密封管(31)套在第一管箱(21)上,第一大密封管(31)与第一管箱(21)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连接,第一大密封管(31)套在壳体(1)上,第一大密封管(31)与壳体(1)设置为活动连接,第一导向套(32)的后侧壁与第一大密封管(31)的前侧壁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连接,倒U形导向杆(33)位于第一导向套(32)内,倒U形导向杆(33)的左下端与底座(6)顶部的左端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连接,倒U形导向杆(33)的右下端与底座(6)顶部的右端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连接,在第一导向套(32)的前侧壁上开有螺纹孔,第一定位螺杆(34)位于第一导向套(32)的螺纹孔内,第一定位螺杆(34)与第一导向套(32)设置为螺纹连接,第一定位螺杆(34)与倒U形导向杆(33)设置为活动连接,第二大密封管(35)套在第二管箱(26)上,第二大密封管(35)与第二管箱(26)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连接,第二大密封管(35)套在壳体(1),第二大密封管(35)与壳体(1)设置为活动连接,第二导向套(36)的后侧壁与第二大密封管(35)的前侧壁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连接,第二导向套(36)套在倒U形导向杆(33)上,在第二导向套(36)的前侧壁上开有螺纹孔,第二定位螺杆(37)位于第二导向套(36)的螺纹孔内,第二定位螺杆(37)与第二导向套(36)设置为螺纹连接,第二定位螺杆(37)与倒U形导向杆(33)设置为活动连接,第一导向套(32)、倒U形导向杆(33)、第一定位螺杆(34)、第二导向套(36)和第二定位螺杆(37)均为前后对称式设置;还包括有长行程气缸(41)、L形伸缩杆(42)、旋转电机(43)、丝杆(44)、第一轴承座(45)、螺母(46)、连接杆(47)和第二轴承座(48);长行程气缸(41)、L形伸缩杆(42)、旋转电机(43)、丝杆(44)、第一轴承座(45)、螺母(46)、连接杆(47)和第二轴承座(48)均位于倒U形导向杆(33)内,L形伸缩杆(42)的右下端与长行程气缸(41)相连接,L形伸缩杆(42)的左上端与第二大密封管(35)的底部设置为铰接连接,长行程气缸(41)的底部与底座(6)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旋转电机(43)的底部与底座(6)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旋转电机(43)输出轴的右端与丝杆(44)的左端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连接,第一轴承座(45)内的轴承与丝杆(44)的左端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连接,第一轴承座(45)的底部与底座(6)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螺母(46)套在丝杆(44)上,螺母(46)与丝杆(44)相配合,连接杆(47)的下端与螺母(46)的顶部设置为铰接连接,连接杆(47)的上端与第一大密封管(31)的底部设置为铰接连接,第二轴承座(48)内的轴承与丝杆(44)的右端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连接,第二轴承座(48)的底部与底座(6)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第二轴承座(48)位于固定板(10)的左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赫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赫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4861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油冷却器
- 下一篇:一种钎焊板式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