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静电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10080.8 | 申请日: | 2017-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2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仇颖莹;何伟仁;陈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仇颖莹 |
主分类号: | D06M15/37 | 分类号: | D06M15/37;D06M15/333;D06M15/227;D01F8/10;D01F8/06;D01F8/02;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静电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属于纺织品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吡咯在导电混合液与氧化引发溶液中引发阳离子自由基聚合,在PET水刺基布表面和混合溶液中发生反应形成聚吡咯,提高无纺布的抗静电性能;本发明在氧化引发溶液中,磺基水杨酸和硝酸铁混合配制成二者的水溶液,磺基水杨酸与铁离子发生螯合反应,促使氧化还原反应平稳进行,使得聚吡咯在PET水刺基布和 PVA‑co‑PE 纳米纤维的复合材料表面沉积均匀分布,改性无纺布浸泡PVA‑co‑PE 纳米纤维悬浮液后,使改性无纺布表面涂覆一层PVA‑co‑PE 纳米纤维,导致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增大,单位面积允许吸附容纳的聚吡咯的质量更多,转移空穴的效率更高,从而提高无纺布的抗静电性能,应用前景广阔。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纤维 聚吡咯 抗静电无纺布 改性无纺布 磺基水杨酸 抗静电性能 无纺布 水刺 制备 空穴 复合材料表面 阳离子自由基 氧化还原反应 应用前景广阔 制备技术领域 混合溶液中 表面涂覆 基布表面 螯合反应 复合材料 混合液 铁离子 硝酸铁 悬浮液 导电 基布 吸附 吡咯 沉积 聚合 浸泡 纺织品 容纳 | ||
【主权项】:
1.一种抗静电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1)将20~25gPVA‑co‑PE纳米纤维母粒和70~80份醋酸纤维素丁酯母粒放在真空干燥箱中,加热升温至100~120℃,预热,将预热后的PVA‑co‑PE纳米纤维母粒与醋酸纤维素丁酯母粒混合得到纺丝原料,将纺丝原料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得到复合纤维;(2)将复合纤维缠绕在不锈钢支架上,再将不锈钢支架置于装有丙酮的索氏萃取器中,控制不锈钢支架上复合纤维完全浸没于丙酮,水浴升温,保温后,得到PVA‑co‑PE 纳米纤维,将PVA‑co‑PE 纳米纤维在室温下自然晾干;(3)将晾干后的20~30g PVA‑co‑PE 纳米纤维加入装有70~80mL异丙醇水溶液的烧杯中,再向烧杯加入2~3g聚乙烯醇,搅拌乳化分散,得到PVA‑co‑PE 纳米纤维悬浮液;(4)向装有150~180mL去离子水的烧杯中加入30~40g蒽醌‑2‑磺酸钠,搅拌至蒽醌‑2‑磺酸钠溶解,得到浅黄色溶液,待烧杯冷却至室温后向烧杯中加入8~10mL吡咯,搅拌分散,得到导电混合液,将70~80g九水硝酸铁与60~70g5‑磺基水杨酸依次加入200~300mL去离子水中,搅拌混合后再静置反应,得到氧化引发溶液;(5)裁剪得到PET水刺基布,在室温下将PET水刺基布完全浸渍于160~170mL的导电混合液中,浸渍后,将60~70mL氧化引发溶液用滴液漏斗滴加到导电混合液中,边滴加边搅拌,滴加完毕后,继续浸渍,得到聚吡咯/PET水刺基布;(6)将聚吡咯/PET水刺基布用清水冲洗后,在常温下平铺于表面皿上,自然晾干,再将晾干的聚吡咯/PET水刺基布放入PVA‑co‑PE 纳米纤维悬浮液中浸泡后取出,放入烘箱中,干燥,得到抗静电无纺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仇颖莹,未经仇颖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1008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菌整理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浴中防皱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