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自动化柔性制造生产线的受话器上盖涂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07150.4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5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赵俊武;尹德斌;王路明;历成宾;乔托;米歇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音新材料(镇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3/02 | 分类号: | B05C13/02;B05C11/10;B05C9/14;B05C9/10;B05C9/06;B05C5/02;B02C18/12;B02C18/18;B02C18/24;B08B1/00;B08B1/02;B08B3/02;B24B27/00;B24B2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0 | 代理人: | 马晓辉 |
地址: | 212132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自动化柔性制造生产线的受话器上盖涂覆系统,包括抛光装置、刷涂机构、预处理机构和传输机构;传输机构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沿其长度方向通过轴承座可转动的设有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第一丝杠与第三电机相连接,第二丝杠与第四电机相连接,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上通过螺纹配合的设有固定底座,固定底座上设有固定夹具,通过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控制固定底座沿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进行往复运动;抛光装置和刷涂机构固定在工作台上,用于在受话器的上盖上涂覆两层保护膜,提高涂覆的附着率和平整度,提高了自动化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自动化 柔性 制造 生产线 受话器 上盖涂覆 系统 | ||
【主权项】:
用于自动化柔性制造生产线的受话器上盖涂覆系统,其特征为,包括抛光装置、刷涂机构、预处理机构和传输机构;传输机构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沿其长度方向通过轴承座可转动的设有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第一丝杠与第三电机相连接,第二丝杠与第四电机相连接,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上通过螺纹配合的设有固定底座,固定底座上设有固定夹具,通过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控制固定底座沿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进行往复运动,固定夹具包括固定夹具底板,固定夹具底板上垂直的设有两个支撑侧壁,两个支撑侧壁相对的内壁上分别设有一个调节槽,调节槽内通过弹簧与固定压板相连接;抛光装置和刷涂机构固定在工作台上;抛光装置包括固定在工作台上的抛光组件固定架,抛光组件固定架上自左向右依次设有预清理机构、抛光机构和后清理机构;工作台上设有集液槽,集液槽为上大下小的四棱台结构,集液槽位于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之间、且位于抛光装置下方,集液槽底部设有过滤槽,过滤槽中自上而下依次设有过滤板层、活性炭层、砾石层,砾石层下方设有出水口;集液槽用于收集废液,通过过滤槽过滤后,清水自出水口排出用于循环再利用;预清理机构包括预清理机构固定座,预清理机构固定座底部自左向右依次设有第一喷头、清理辊和第二喷头,第一喷头为直射喷头,第二喷头为雾化喷头,清理辊包括清理辊体,清理辊体可转动的设置在预清理机构固定底座底部,清理辊体上包覆设有一圈厚度为2‑3cm的软毛刷,软毛刷与固定夹具相接触,清理辊通过第三电机控制旋转,清理辊顺时针进行旋转;抛光机构包括抛光机构固定座,抛光机构固定座底部自左向右依次可转动的设有第一抛光辊和第二抛光辊,第一抛光辊包括第一抛光辊体,第一抛光辊体上间隔的设置三圈第一硬毛刷,第二抛光辊包括第二抛光辊体,第二抛光辊体上间隔的设置两圈第二硬毛刷,第一抛光辊上的第一硬毛刷和第二抛光辊上的第二硬毛刷交错设置,第一抛光辊通过第四电机控制旋转,第二抛光辊通过第五电机控制旋转;后清理机构包括后清理机构固定座,后清理机构固定座底部自左向右依次设有第三喷头和喷气管,第三喷头为直射喷头;刷涂机构包括固定在工作台上的刷涂组件固定架,刷涂组件固定架上自左向右依次设有第一点胶机构、第一压胶机构、第一加热机构、第二点胶压胶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第一点胶机构包括固定在刷涂组件固定架上的第一点胶机构固定座,第一点胶机构固定座与若干导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导向杆的另一端可移动的穿过刷涂组件固定架,气缸固定在刷涂组件固定架上,气缸的推杆与第一点胶机构固定座相连接,第一点胶机构固定座上设有至少两个点胶组件;点胶组件包括外点胶管、内点胶管和点胶腔,圆柱体结构的点胶腔设置在第一点胶机构固定座中,点胶腔的底部设有一圈内支撑环和一圈外支撑环,内支撑环和外支撑环之间围绕形成缓冲腔,内支撑环和外支撑环的顶部固定一个上支撑环,内点胶管穿过第一点胶机构固定座与内支撑环和上支撑环的内壁固定连接,缓冲腔内设有一个活塞环,外点胶管包覆设置在内点胶管的外部,外点胶管的顶部穿过第一点胶机构固定座与活塞环固定连接;内点胶管的顶部设有一个塞盖,塞盖顶部设有若干塞杆,塞杆底部穿过上支撑环与活塞环固定连接,塞杆外部包覆设置一个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固定在上支撑环底部和活塞环顶部之间,当压缩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内点胶管的最低点位于外点胶管的最低点的上方,点胶腔顶部设有第一进胶管道,通过第一进胶管道向点胶腔内注入涂料;第一压胶机构包括第一压胶辊,第一压胶辊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压胶辊固定座上,第一压胶辊固定座固定在刷涂组件固定架上;第一加热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均为固定在刷涂组件固定架上的电加热板;第二点胶压胶机构包括固定在刷涂组件固定架上的第二点胶机构固定座,第二点胶机构固定座上设有长条形结构的出胶板,出胶板顶部穿过第二点胶机构固定座与第二进胶管道相连接,出胶板右侧设有刮胶板,第二进胶管道用于向出胶板内注入涂料;预处理机构包括圆柱体结构的预处理机构壳体,预处理机构壳体中自上而下依次水平的设有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第三分隔板、第四分隔板和第五分隔板,将预处理机构壳体内的空间分隔成粉碎腔、收集腔、第一混合搅拌腔、第二混合搅拌腔和调控腔;旋转固定轴一端可转动的固定在预处理机构壳体的顶部、另一端垂直的穿过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第三分隔板、第四分隔板后可旋转的固定在第五分隔板上;粉碎腔内设有粉碎机构,粉碎机构包括圆柱体结构的粉碎机构主体,粉碎机构主体固定在旋转固定轴上,粉碎机构主体的外壁上自上而下依次设有一圈第一粉碎固定座、第二粉碎固定座和第三分筛固定座, 第一粉碎固定座、第二粉碎固定座和第三粉碎固定座到预处理机构壳体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第一粉碎固定座、第二粉碎固定座和第三粉碎固定座的外壁上均设有若干粉碎端子,粉碎端子为正四棱锥结构;第二分隔板上设有若干落料口;第三分隔板包括第三上分隔板、第三下分隔板和第三控制板,第三控制板可旋转的设置在第三上分隔板、第三下分隔板之间,第三控制板的外壁上设有齿条,齿条与固定在第一电机上的第一齿轮相啮合,第三上分隔板上一边呈半圆形结构的设有一组第一上通孔、另一边呈半圆形结构的设有一组第二上通孔,第三下分隔板上与第三上分隔板相对应的设有一组第一下通孔和一组第二下通孔,第三控制板上呈圆形结构的设有若干与第一上通孔和第二上通孔相对应的调节通孔,第一电机控制第三控制板旋转从而控制第一下通孔和第二下通孔的开合,第三分隔板底部设有输料管,输料管一端与第二下通孔相连接、另一端穿过第四分隔板与第二混合搅拌腔相连通;第一混合搅拌腔和第二混合搅拌腔中分别设有一个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和搅拌叶,搅拌轴固定在旋转固定轴上,搅拌叶周向固定在搅拌轴上;第一混合搅拌腔壁上设有第一进液管和第一出料管;第二混合搅拌腔壁上设有第二进液管和第二出料管;旋转固定轴的底部穿过第五分隔板进入调控腔中,旋转固定轴的底部设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固定在第二电机上的第三齿轮相啮合;预处理机构壳体顶部设有进料管,进料管底部设有若干支进料管,支进料管穿过第一分隔板位于粉碎机构上方;第一出料管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一进胶管道相连通,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控制阀;第二出料管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二进胶管道相连通,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二控制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音新材料(镇江)有限公司,未经奥音新材料(镇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0715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