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自动化柔性制造生产线的受话器上盖涂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07150.4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5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赵俊武;尹德斌;王路明;历成宾;乔托;米歇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音新材料(镇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3/02 | 分类号: | B05C13/02;B05C11/10;B05C9/14;B05C9/10;B05C9/06;B05C5/02;B02C18/12;B02C18/18;B02C18/24;B08B1/00;B08B1/02;B08B3/02;B24B27/00;B24B2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0 | 代理人: | 马晓辉 |
地址: | 212132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自动化 柔性 制造 生产线 受话器 上盖涂覆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自动化柔性制造生产线的受话器上盖涂覆系统,包括抛光装置、刷涂机构、预处理机构和传输机构;传输机构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沿其长度方向通过轴承座可转动的设有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第一丝杠与第三电机相连接,第二丝杠与第四电机相连接,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上通过螺纹配合的设有固定底座,固定底座上设有固定夹具,通过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控制固定底座沿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进行往复运动;抛光装置和刷涂机构固定在工作台上,用于在受话器的上盖上涂覆两层保护膜,提高涂覆的附着率和平整度,提高了自动化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化柔性制造生产线的受话器上盖涂覆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子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移动通信用便携式电子设备向着轻、薄的方向变化,这样所需的受话器的厚度越来越薄,但却可以保证一定的面积。因此,人们开始采用大振膜超薄受话器应用于移动通讯设备中,充分利用了移动通讯设备大而薄的空间特征,但往往因为透气不良和相应的复杂工艺而产生很多实际问题。
一般受话器包括支架及固定在支架上的前盖、球顶、振膜、音圈、上极板、磁铁、下极板及弹片,为了增加受话器的耐受性能,提高其使用寿命,需要在其外表面上涂覆一层保护膜,目前尚没有专门的设备能实现其自动化涂覆保护膜的生产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自动化柔性制造生产线的受话器上盖涂覆系统,用于在受话器的上盖上涂覆两层保护膜,提高涂覆的附着率和平整度,提高了自动化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自动化柔性制造生产线的受话器上盖涂覆系统,包括抛光装置、刷涂机构、预处理机构和传输机构;
传输机构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沿其长度方向通过轴承座可转动的设有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第一丝杠与第三电机相连接,第二丝杠与第四电机相连接,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上通过螺纹配合的设有固定底座,固定底座上设有固定夹具,通过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控制固定底座沿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进行往复运动,固定夹具包括固定夹具底板,固定夹具底板上垂直的设有两个支撑侧壁,两个支撑侧壁相对的内壁上分别设有一个调节槽,调节槽内通过弹簧与固定压板相连接;
抛光装置和刷涂机构固定在工作台上;
抛光装置包括固定在工作台上的抛光组件固定架,抛光组件固定架上自左向右依次设有预清理机构、抛光机构和后清理机构;
工作台上设有集液槽,集液槽为上大下小的四棱台结构,集液槽位于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之间、且位于抛光装置下方,集液槽底部设有过滤槽,过滤槽中自上而下依次设有过滤板层、活性炭层、砾石层,砾石层下方设有出水口;集液槽用于收集废液,通过过滤槽过滤后,清水自出水口排出用于循环再利用;
预清理机构包括预清理机构固定座,预清理机构固定座底部自左向右依次设有第一喷头、清理辊和第二喷头,第一喷头为直射喷头,第二喷头为雾化喷头,清理辊包括清理辊体,清理辊体可转动的设置在预清理机构固定底座底部,清理辊体上包覆设有一圈厚度为2-3cm的软毛刷,软毛刷与固定夹具相接触,清理辊通过第三电机控制旋转,清理辊顺时针进行旋转;
抛光机构包括抛光机构固定座,抛光机构固定座底部自左向右依次可转动的设有第一抛光辊和第二抛光辊,第一抛光辊包括第一抛光辊体,第一抛光辊体上间隔的设置三圈第一硬毛刷,第二抛光辊包括第二抛光辊体,第二抛光辊体上间隔的设置两圈第二硬毛刷,第一抛光辊上的第一硬毛刷和第二抛光辊上的第二硬毛刷交错设置,第一抛光辊通过第四电机控制旋转,第二抛光辊通过第五电机控制旋转;
后清理机构包括后清理机构固定座,后清理机构固定座底部自左向右依次设有第三喷头和喷气管,第三喷头为直射喷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音新材料(镇江)有限公司,未经奥音新材料(镇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71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