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光可调铜掺杂硫化锌量子点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02250.8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49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奎;何利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56 | 分类号: | C09K11/56;B82Y20/00;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杜袁成 |
地址: | 24300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发光可调铜掺杂硫化锌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级固体发光材料合成技术领域。该方法以乙酸锌为锌源、硫酸铜为铜源、巯基丙酸或巯基乙酸为稳定剂和硫源,三种物质均匀分散在去离子水中,调节pH值为碱性得到前驱液,经过微波反应器辅助加热反应,控制不同反应时间制备得到发光可调的铜掺杂硫化锌量子点。所得量子点粒径均匀,水溶性良好,荧光稳定性高,量子点荧光发射峰在500‑595nm之间可调,可广泛应用于荧光传感器、生物成像、太阳能电池以及光学器件的构筑等领域。本发明相比传统的合成方法,以保护剂作为硫源,避免了额外引入硫源、操作繁琐、环境问题等种种弊端。通过简单的混合反应原料,一步微波辅助反应后简单、快速制备出发光可调的铜掺杂硫化锌量子点,并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实现了荧光发射峰在500‑595nm宽范围内的调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 可调 掺杂 硫化锌 量子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发光可调铜掺杂硫化锌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将一定量锌源化合物、铜源化合物、巯基丙酸或巯基乙酸分散在去离子水中配成溶液,磁力搅拌均匀;(2)用碱性溶液调节步骤(1)溶液pH值为碱性范围,得到前驱液,所述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3)将上述前驱液置于微波反应器中,设定微波反应温度后调节微波反应时间,制备得到发光可调的铜掺杂硫化锌量子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0225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