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地面沉降信息的黄土滑坡早期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48000.0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85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赵超英;赵卫锋;张勤;康亚;刘晓杰;朱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韩晓娟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黄土滑坡识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地面沉降信息的黄土滑坡早期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结合沉降信息与地下水信息,获取沉降中心地下水流场的下游与塬边交界的区域,该区域为A;S2、根据研究区域的DEM生成坡度图;单个滑坡的坡度要求是30°‑50°,在区域A中满足这些条件的区域为B;S3、获取研究区域的遥感影像,识别黄土塬边与地下水的渗出点;把区域B中有地下水渗出的区域叫做C,这样C区域就是最后识别出来的滑坡区域,这种方法,对InSAR识别滑坡、光学遥感影像识别滑坡、DEM识别滑坡三种方法取长补短,揭示了其内在联系,提高了黄土滑坡识别的准确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地面沉降 信息 黄土 滑坡 早期 识别 方法 | ||
S1、结合沉降信息与地下水信息,获取沉降中心地下水流场的下游与塬边交界的区域;
首先获取覆盖研究区域高分辨率的SAR影像与DEM,然后采用时序InSAR技术对这些影像处理,获取目标区域的形变速率图,得到形变速率图后再结合研究区域的地形图识别出该区域的地面沉降中心;
地下水位的变化是识别滑坡的第一个条件,获取目标区域的地下水资料,得到该区域的地下水流场,进而绘制出地下水位等值线图,根据地下水位等值线图寻找地面沉降中心地下水流场下游与塬边交界的区域,该区域就为A;
S2、根据研究区域的DEM生成坡度图;
坡度构成了识别滑坡的第二个条件,单个滑坡的坡度要求是30°‑50°,在区域A中满足这些条件的区域为B;
S3、获取研究区域的遥感影像,识别黄土塬边与地下水的渗出点;
滑坡的第三个识别条件是地下水的渗出,地下水在滑坡的坡脚渗出,在遥感影像上如果有地下水渗出,那么该处的土壤颜色和别的地方会不一样,把区域B中有地下水渗出的区域叫做C,这样C区域就是最后识别出来的滑坡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面沉降信息的黄土滑坡早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时序InSAR的方法包括:多干涉图叠加技术、永久散射体技术和小基线集方法。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4800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