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拱壳状界面区的高强轻集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24773.5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67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高展;丁庆军;向玮衡;李洋;张晓佳;杨军;魏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建筑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11/40;C04B11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地址: | 2306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拱壳状界面区的高强轻集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强轻集料混凝土的各组分为:水泥400~500kg/m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拱壳状 界面 高强 集料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拱壳状界面区的高强轻集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各组分及用量为:水泥400~500kg/m3、粉煤灰40~80kg/m3、硅灰10~60kg/m3、轻集料520~640kg/m3、河砂600~800kg/m3、高效减水剂6~8kg/m3、增粘剂0.2~0.3kg/m3、引气剂18~24g/m3、水140~170kg/m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建筑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未经安徽建筑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2477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