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碱性磷酸酯酶催化反应触发CdS光电流的免疫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16296.8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2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光丽;袁芳;杨高霞;董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3 | 分类号: | G01N33/53;G01N27/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发现碱性磷酸酯酶的催化反应产物导致沉积在CdS电极表面的金属氧化物或者水合金属氧化物分解,从而大大激发了CdS材料修饰电极的阳极光电流。据此现象,以小鼠IgG为模型,建立了一种免疫反应与光电化学检测分离的高通量光电化学免疫分析方法。通过96微孔板进行夹心免疫反应,采用Au纳米粒子固载的碱性磷酸酯酶的催化反应产生信号分子激发CdS电极的光电流,从而实现高通量、高灵敏度、选择性地测定。并且,该方法成功避免了常规光电化学免疫检测中电极表面固定的生物大分子对信号的不利影响。 | ||
搜索关键词: | 碱性磷酸酯酶 光电流 催化反应 电极表面 光电化学 免疫分析 高通量 电极 水合金属氧化物 催化反应产物 光电化学检测 金属氧化物 生物大分子 阳极 材料修饰 产生信号 高灵敏度 免疫检测 小鼠IgG 固定的 激发 触发 固载 沉积 分解 发现 成功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碱性磷酸酯酶催化反应触发CdS光电流的免疫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na、采用化学沉积法制备CdS修饰的光电极,具体步骤为:将2%质量浓度的Triton-X100溶液与0.5-1.2mol/L的CdSO4溶液混合后加入氨水溶液调节溶液的pH为10-13;然后往上述反应溶液中加入0.5M的硫脲溶液;之后将清洗过的ITO电极浸入到上述溶液中90℃下反应5-15分钟,取出冲洗电极,过夜晾干后即制得CdS修饰的光电极;/nb、将制得的CdS修饰电极浸没在含有10mM的金属离子溶液、20mM的六次亚甲基四胺、0.2M的氧化剂形成的混合溶液中,90℃下反应10分钟后取出,小心洗涤;/nc、以小鼠IgG为模型物,进行了光电化学免疫测定:吸取0.5mg/mL小鼠IgG捕获抗体滴加到96微孔板里,4℃孵育过夜后用Tris-HCl缓冲溶液将96微孔板进行洗涤;然后,加入牛血清蛋白封闭液4℃孵育2h,用Tris-HCl缓冲溶液洗涤;随后,将不同浓度的小鼠IgG加入到固定了捕获抗体的微孔板中,37℃孵育1小时后洗涤;将负载了小鼠IgG检测抗体和碱性磷酸酯酶的Au纳米颗粒加入到微孔板中,37℃孵育1小时后洗涤;最后,将抗坏血酸磷酸酯加入到上述完成免疫反应的微孔板中,37℃反应30分钟;/nd、将b步骤得到的电极浸泡在c步骤产生的溶液中一段时间,之后将电极小心洗涤干净;最后,将电极放入含有0.05mol/L KCl和0.1mol/L三乙醇胺的pH为7.0的Tris缓冲溶液中,以银/氯化银电极作为参比电极,铂丝作为对电极,+0.1V电位下在自制的光电化学测定仪器上进行光电流测定。/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1629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