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星际多体系统小行星探测最优多脉冲转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64788.7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2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乔栋;黄江川;胡勃钦;李翔宇;孟林智;王晓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B64G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正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639 | 代理人: | 鲍文娟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行星际多体系统小行星探测最优多脉冲转移方法,属于航空航天技术领域。首先在日地质心旋转系下建立探测器动力学方程,即高精度动力学模型。根据任务约束选定目标小行星并给出探测器在日地质心旋转坐标系下的初始状态,采用扰动法获得探测器单脉冲小行星飞越轨道;利用优化算法得到飞越距离最小的单脉冲小行星飞越转移轨道;基于主矢量理论,进行多脉冲转移轨道设计,得到满足主矢量条件的最优多脉冲转移轨道;将得到的最优多脉冲转移轨道,带入高精度动力学模型递推,利用多级并行微分修正方法对转移轨道进行修正,实现多天体强扰动非线性环境下小行星探测的精确轨道转移。本发明具有速度增量小、适用性好、收敛性好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星 体系 小行星 探测 最优 脉冲 转移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行星际多体系统小行星探测最优多脉冲轨道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日地质心旋转系下建立探测器高精度动力学模型;步骤二:根据任务约束选择目标小行星并给出探测器在日地质心旋转坐标系下的初始状态,采用扰动法获得探测器单脉冲小行星飞越轨道;步骤三:利用优化算法得到飞越距离最小的单脉冲小行星飞越转移轨道;步骤四:基于主矢量理论,进行多脉冲转移轨道设计,得到满足主矢量条件的最优多脉冲转移轨道;步骤五:将步骤四得到的最优多脉冲转移轨道,带入步骤一所述的探测器高精度动力学模型递推,利用多级并行微分修正方法对转移轨道进行修正,实现多天体强扰动非线性环境下小行星探测的精确轨道转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6478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