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的生物化学絮凝吸附污水处理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9860.0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7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生物化学絮凝吸附污水处理控制系统,包括过滤器装置、处理池装置、曝气装置、分流操控装置、检测装置和搅拌装置;污水中加入絮凝剂,通过过滤器装置对加入了凝絮剂污水进行过滤,所述多介质过滤器内装隔板网架,砂石层和过滤网,过滤吸附装置对所述污水进行吸附除去重金属污染物,然后对所述污水进行消毒处理,有效净化水质,通过曝气提高了水体的硝化、反硝化能力,极大地改善了系统的脱氮效果,形成一套高效快速的河道水体原位修复技术;生物载体上设置的微生物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一步降解,提高了水质;对经过上述处理的所述污水进行监测,当经过上述处理的所述污水达到用水标准后,输送到用水单位。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生物化学 絮凝 吸附 污水处理 控制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生物化学絮凝吸附污水处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物联网的生物化学絮凝吸附污水处理控制系统包括分流操控装置、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位于分流操控装置一侧并与分流操控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分流操控装置包括PLC控制单元;所述PLC控制单元用于对生物化学絮凝吸附污水处理过程进行控制;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水质监测仪器,用于对待处理的污水进行水质监测;所述水质监测仪器采用pH复合电极测量水溶液的pH值和;pH复合电极的测量范围0‑14.00;pH复合电极采集各种水质pH指标值并对模拟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再把模拟信号传递到水质监测仪器内置的处理器模块;pH复合电极输出信号为毫伏电压;通过集成的运算放大器进行三级放大;第一级放大pH值电极的输出连接到电压跟随器,进行匹配阻抗,切断反电动势对第一级放大电路的干扰;第二级放大将pH值电极的输出信号进行放大;第三级放大将信号调整放大至0~3.3V,满足模拟‑数字转换器的输入范围,pH复合电极电路的输出电压表示为vpH=R5R4(1+R3+RPR2)vin-3R3R2+R7(1+R5R4);]]>所述pH电极包括参考电极甘汞电极、指示电极玻璃电极;玻璃电极只对氢离子敏感,当环境中氢离子浓度改变时,两电极间的电动势也随之变化,由Nernst方程知,两电极间的电动势和酸碱度之间的关系为E=E0+ST(pH‑7);式中,标准电势用E0表示,输出电动势用E表示,Nernst系数用S表示,绝对温度用T表示,电极两端的输出电压Vin为Vin=RLRS+RLE=BE;]]>式中,等效电阻用RL表示,电极的内阻用RS表示;根据上面式子,输出电压表示为VpH=KpH(T)(pH‑7)+V0式中,pH值=7时电路的输出电压用V0表示;总有机碳监测仪,用于对待处理的污水进行总有机碳监测;重金属监测设备,用于对待处理的污水进行重金属监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未经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3986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