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的生物化学絮凝吸附污水处理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9860.0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7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生物化学 絮凝 吸附 污水处理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生物化学絮凝吸附污水处理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污水净化是指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净化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所谓的污水净化处理,就是处理后的污水出水水质非常好,其指标至少要达到中回用以上要求,才称的上污水净化处理;随着国家节能环保战略的深入,生物技术在各领域特别是污水处理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获取水质中物质的图像并进行对图像处理是控制处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不步骤,现有的图像处理中,重建速度慢,准确性差。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河道污水处理的多功能净化系统存在的功能不够完善,污水净化效果差,处理不彻底,使用不方便,适用性小,工作效率低,功能单一,操作不灵活,且缺乏环保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生物化学絮凝吸附污水处理控制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河道污水处理的多功能净化系统存在的功能不够完善,污水净化效果差,处理不彻底,使用不方便,适用性小,工作效率低,功能单一,操作不灵活,且缺乏环保性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生物化学絮凝吸附污水处理控制系统包括分流操控装置、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位于分流操控装置一侧并与分流操控装置电性连接;
所述分流操控装置包括PLC控制单元;所述PLC控制单元用于对生物化学絮凝吸附污水处理过程进行控制;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水质监测仪器,用于对待处理的污水进行水质监测;所述水质监测仪器采用pH复合电极测量水溶液的pH值和;pH复合电极的测量范围0-14.00;
pH复合电极采集各种水质pH指标值并对模拟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再把模拟信号传递到水质监测仪器内置的处理器模块;
pH复合电极输出信号为毫伏电压;通过集成的运算放大器进行三级放大;第一级放大pH值电极的输出连接到电压跟随器,进行匹配阻抗,切断反电动势对第一级放大电路的干扰;第二级放大将pH值电极的输出信号进行放大;第三级放大将信号调整放大至0~3.3V,满足模拟-数字转换器的输入范围,pH复合电极电路的输出电压表示为
所述pH电极包括参考电极甘汞电极、指示电极玻璃电极;玻璃电极只对氢离子敏感,当环境中氢离子浓度改变时,两电极间的电动势也随之变化,由Nernst方程知,两电极间的电动势和酸碱度之间的关系为
E=E0+ST(pH-7);
式中,标准电势用E0表示,输出电动势用E表示,Nernst系数用S表示,绝对温度用T表示,电极两端的输出电压Vin为
式中,等效电阻用RL表示,电极的内阻用RS表示;根据上面式子,输出电压表示为
VpH=KpH(T)(pH-7)+V0
式中,pH值=7时电路的输出电压用V0表示;
总有机碳监测仪,用于对待处理的污水进行总有机碳监测;
重金属监测设备,用于对待处理的污水进行重金属监测。
进一步,基于物联网的生物化学絮凝吸附污水处理控制系统还包括过滤器装置、处理池装置、曝气装置、消毒机、吸水泵和搅拌装置;
所述的曝气装置设置在处理池装置的底部两侧;所述消毒机位于处理池装置右端并且消毒机入口端与处理池装置出口端连接,吸水泵设置在消毒机右部且消毒机出口端与吸水泵入口端连接,分流操控装置位于吸水泵上部且与吸水泵出口端连接;过滤装置设置在处理池装置内部且位于曝气装置上部,搅拌装置设置在处理池装置内部且位于过滤装置上部;
所述分流操控装置包括调节阀输入、电源开关按钮、PLC控制单元和净水容器,PLC控制单元与吸水泵电性连接,净水容器一端与吸水泵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用水单位连接,所述的调节阀输入安装在电源开关按钮的上部,电源开关按钮、PLC控制单元均设置在净水容器上部;
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营养盐自动分析仪、生物耗氧量监测仪、多环芳烃测量仪、黄色有机物测量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未经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98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