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泥鳅的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6235.0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6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辛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光市裕阳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79/00;A23K50/80;A23K10/20;A23K10/22;A23K10/30;A23K10/37;A01N65/40;A01P15/00;C02F1/28;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30 | 代理人: | 吴琼 |
地址: | 239400 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泥鳅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池塘建设;(2)池塘的处理;(3)泥鳅种苗的选择与放养;(4)饲养管理;(5)水质管理;(6)泥鳅的收获。本发明所述泥鳅的养殖方法,不仅能够为泥鳅的生长提供安全无菌的生活环境,还能为其提供丰富的养料和水分,大大提高了泥鳅的生长速度和成苗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泥鳅 养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泥鳅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池塘建设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地段,进行挖设深90~130cm,面积为2~3亩的池塘,预留进水口和出水口,并在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过滤网,池塘四周用花岗岩筑成围墙,然后在池底均匀铺设一层厚度为10~15cm的河底污泥,再在污泥表层铺设泥鳅收获网;(2)池塘的处理向池塘内注水,使得池塘容水量为池塘容积的50%~70%,然后向池塘中加入杀菌剂,其中,每亩杀菌剂用量为15~28kg,7~10天后,向池塘中加入泥鳅生长肥,其中每亩施肥90~120kg;(3)泥鳅种苗的选择与放养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外伤的长度为3~4cm的泥鳅作为苗种,于施肥后7~10天将泥鳅苗种投放到池塘中,其中每亩投放量为6000~7000尾,同时向池塘中加入幼螺、幼蚌,其中每亩加入量为10~15kg;(4)饲养管理将自制饲料定时、定量、定位投放到池塘中,每天投喂3次,每次投料量投喂后30~40min吃完,定期巡查,做好病害防治工作;(5)水质管理控制水温在20~28℃,水温过高或者发现泥鳅时常游到水面吐气时,则水中缺氧,及时换水,并保持水质清晰,及时除去水中浮游杂物,并及时喷洒杀菌剂;(6)泥鳅的收获当池塘中泥鳅长至需要大小时,拉起泥鳅收获网,体型较小的泥鳅会从泥鳅收获网的网孔中漏出,继续在池塘中生长,体型较大的泥鳅无法漏出泥鳅收获网,被收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光市裕阳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明光市裕阳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3623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黄颡鱼夏花鱼种培育技术
- 下一篇:大泷六线鱼野生亲鱼池塘网箱培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