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茚类空穴传输小分子及其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03618.8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63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李灿;郭鑫;王旭超;张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209/88 | 分类号: | C07D209/88;H01L51/42;H01L51/4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螺茚结构的空穴传输小分子材料。其以螺茚结构为核,既具有与经典材料Spiro‑OMeTAD类似的螺原子连接,又具有更好的溶解性;引入咔唑三苯胺类树枝单元,可以保证较好的HOMO能级和空穴迁移率。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作为空穴传输层,光电转换效率最高可达18.55%。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茚类 空穴 传输 分子 及其 钙钛矿 太阳能电池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含有螺茚结构的小分子,其特征在于,其化学结构式通式如下:
通式中的符号和系数具有如下含义:R1为H、‑OH、C1‑C3的烷氧基或者C1‑C3的烷基;a、b是相同或不同的,并分别为0、1或2;G1、G2是相同或者不同的,并为如下所示结构:
式中的符号和系数具有如下含义:c为0、1或2;Ar1、Ar2、Ar3为是相同或者不同的,并分别为以下结构单元之一;
式中的R2为H、C1‑C10‑烷基或者C1‑C10‑烷氧基;Ar1′、Ar2′、Ar3′、Ar4′为是相同或者不同的,并分别为以下结构单元之一;
式中的R3为H或C1‑C4的烷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0361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