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螺旋轴的堆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70180.8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30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利霞;赵朝辉;曾令琴;闫智卫;田治理;白爱东;闫天佼;李园园;田娜;刘宏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04 | 分类号: | B23K9/04;B23K9/235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用于螺旋轴的堆焊方法,本发明采用了在螺旋轴上堆焊螺旋过渡层后再焊接叶片,达到螺旋轴体与叶片之间的良好融合,获得高质量焊缝的目的,具有操作方便、使用效果明显等特点,适合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螺旋 堆焊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螺旋轴的堆焊方法,所述堆焊方法为在螺旋轴上堆焊两道对称双头螺距的螺旋线型堆焊层,其特征是:具体堆焊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划螺旋线:首先确定螺旋方向,对螺旋线进行放样展开,然后找平螺旋轴,在螺旋轴上作八条环向等分线,即将螺旋轴环向进行八等分,然后根据设计尺寸依次画出八等分位置点,然后将各点进行连线,连线后进行描线,再使用洋冲进行打点粗描;第二步、粗调堆焊设备参数:将螺旋轴的大端装卡在堆焊设备的卡盘上,螺旋轴在堆焊设备上可以实现均匀转动,然后用堆焊设备上的一个机头沿轴线移动,检测螺旋轴装夹是否水平,然后在堆焊设备上设定螺距及堆焊方向,空载启动程序,直到堆焊设备在每一个螺距内,终点和起点在一条中心线上,并测量起点和终点的距离是否为设定距离;第三步、对螺旋轴进行预热:使用加热器对螺旋轴进行预热,螺旋轴的预热温度为250~300℃,在固定加热器时,需调整加热器的喷嘴与螺旋轴的高度合适,火焰与螺旋轴的包围度合适,起到最好的加热效果,并且加热器要偏向焊工站立操作的另一侧,有利于人员的操作,焊接过程中火焰加热一直不停,加热过程中,螺旋轴一直保持转动,升温过程保证每小时不大于1~20℃,使螺旋轴受热均匀,这样可以保证螺旋轴的直线度;第四步、精调堆焊设备参数:螺旋轴由于热胀原因,螺距实际尺寸会变长,降温后螺距又会变短,但堆焊设备的机头移动没有改变,从而造成堆焊设备运行线偏移,最终造成一个螺距到终点时,螺旋轴却转动超过一周或不足一周,此时将原设定的电子速比放大,从而可以使主轴驱动的调整更加精细化,如果矫正时出现偏差,可调整分子数值,每次增加或减少一个数值,来测试堆焊设备机头轨迹是否与加热后螺旋轴上手工划线相符,即通过不断调整分子和分母的配比,最终调整到机头轨迹与螺旋线吻合,这个调整是螺旋轴堆焊前最主要的准备工作;第五步、堆焊:在堆焊过程中严禁螺旋轴变动旋转方向,堆焊设备的装卡卡盘提供扭距,带动螺旋轴旋转,向某一方向连续转动会使轴体的轴向窜动维持不变,若堆焊过程中向相反方向转动,会造成焊接螺距尺寸变化,影响螺距精度,造成焊缝错位,熔合不好,形成缺陷,由于螺旋轴直径较细而且为螺旋线,堆焊太大容易造成铁水流动,不易控制,因此,堆焊时形成一边坡度较好,另一边成型不好,并且易造成螺旋轴弯曲;堆焊时,焊道宽度8~10mm,搭接量4~5mm,单层焊接厚度2~3mm,堆焊总厚度在11~20mm;堆焊时,要对称焊接,有效减少螺旋轴的弯曲度,焊接完第一道第一层螺旋线后,对称焊接第二道螺旋线第一层,两道螺旋线两侧焊缝堆焊完成后,再填充中间焊道,填充时同样保证对称施焊,这样反复对称焊接至全部填充完成,焊接过程中不可随意调整焊接参数,焊接过程中一但出现转动超过起点后,需要再按规定方向再次转到起点方可焊接,严禁反向转动;堆焊过程中每焊接一层,需要对焊道表面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未熔合和气孔要进行清理补焊,表面平整度误差大的地方,需要对低凹部位进行补焊,检查起点和终点是否有夹渣和起弧缺陷,如有应立即清理;螺旋轴堆焊层焊后不能进行立即进炉退火处理,需继续加到超过预热温度后进行热处理,即焊接结束后开大火焰加热到超过预热温度,保持0.5~5个小时,将螺旋轴从堆焊设备上取下立即使用保温棉包裹严密,缓慢降到室温,螺旋轴在从堆焊设备上取下放置时,注意螺旋轴重心点,通过垫不同高度的垫木保证螺旋轴放平避免因为螺旋轴两端直径不同,而造成螺旋轴弯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17018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下采油树输油管线组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径向稳定器隔板焊接夹具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