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雨池及用于干旱地区的自动补水灌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66885.2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509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白霞;郎建;吴军;孙源;邹兵华;吴文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A01G25/16;E03B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敬川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生态恢复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能够根据干旱地区的降水情况自动补给水分的集雨池,以及包括上述集雨池的用于干旱地区的自动补水灌溉系统。集雨池包括池体、盖板、水分补给管、水分补给调节机构和水分补给感应井;池体上设有出水孔,水分补给管设置在池体内并与出水孔相连;水分补给调节机构包括驱动部分、传动部分和从动部分,从动部分设置在池体中并位于池体内的水面的上侧,从动部分通过拉绳与水分补给管相连,驱动部分漂浮设置于水分补给感应井中并通过传动部分与从动部分相连。该集雨池能够有效收集雨水,并根据干旱地区的降水情况及时向外补给水分,有效改善了干旱地区生态恢复困难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集雨池 用于 干旱 地区 自动 灌溉系统 | ||
【主权项】:
集雨池,包括池体(110)和设置在池体(110)的顶部池口处的盖板(120),所述池体(110)上设有出水孔(111),所述盖板(120)上设有进水缝隙(1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分补给管(112)、水分补给调节机构和水分补给感应井(130);所述水分补给管(112)设置在池体(110)内,水分补给管(112)的出水口与出水孔(111)的进水口相连;所述水分补给调节机构包括驱动部分、传动部分和从动部分,所述从动部分设置在池体(110)中并位于池体(110)内的水面的上侧,从动部分通过拉绳(113)与水分补给管(112)相连,所述驱动部分设置在水分补给感应井(130)中并通过传动部分与从动部分相连,驱动部分浮在水分补给感应井(130)内的水面上;当水分补给感应井(130)内的水面高于池体(110)内的水面时,驱动部分上浮并通过传动部分带动从动部分向上运动,使得从动部分通过拉绳(113)将水分补给管(112)的进水口拉至池体(110)内的水面的上侧;当水分补给感应井(130)内的水面低于池体(110)内的水面时,水分补给调节机构向下运动,水分补给管(112)的进水口没入池体(110)内的水面以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16688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