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轴承座冷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58797.8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13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凯;蔡文哲;党永杰;李思琪;王森;张莉爽;余海生;邵伏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C35/04 | 分类号: | F16C35/04;F02C7/18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王雪芬 |
地址: | 10007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轴承座冷却结构,属于发动机领域。本发明提出的发动机轴承座冷却方案对于发动机热端部件处的轴承座具有较好的冷却效果,通过降低轴承座的热载荷,使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处于轴承座内腔的轴承振动减小,起到保护轴承的目的,提高发动机工作稳定性、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座 发动机 冷却结构 发动机工作过程 发动机领域 工作稳定性 轴承座内腔 保护轴承 冷却效果 热端部件 使用寿命 轴承振动 热载荷 减小 轴承 冷却 | ||
【主权项】:
1.一种发动机轴承座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为三层环状结构,包括支板(11)、外隔板(12)、中隔板(13)、内隔板(14)和轴承(20);所述内隔板(14)、中隔板(13和外隔板(12)这三个隔板在发动机内形成内通道(18)、中通道(17)、外通道(16)共三层通道,内通道(18)位于内隔板(14)与燃烧室(15)之间,中通道(17)位于内隔板(14)与中隔板(13)之间,外通道(16)位于中隔板(13)与外隔板(12)之间,内通道(18)、中通道(17)、外通道(16)这三层通道分别联通轴承座(21)的顶部、中部和根部,并与发动机同轴,位于燃烧室(15)的下方;轴承座(21)位于轴承(20)的上方;外通道(16)和中通道(17)连接的是压气机(10)的中间级,所述中间级的轮毂处设有引气孔(9),位于外通道(16)和中通道(17)前端的支板(11)分别连接内隔板(14)、中隔板(13)和外隔板(12);所述内通道(18)连接的是压气机(10)的出口,所述中通道(17)与内通道(18)通过在内隔板(14)上周向均布的孔(19)联通;所述内隔板(14)和中隔板(13)在接近轴承座(21)预设距离的位置向燃烧室(15)方向凸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未经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15879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高速动车组轴箱轴承的迷宫非接触式密封
- 下一篇:一种无人直升机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