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丝束电极表征铝合金表面微区电偶腐蚀非均匀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31912.2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07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钟庆东;李谦;李育霖;黄哲瑞;肖晨;徐云祥;陈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7/02 | 分类号: | G01N17/02;G01N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丝束电极表征铝合金表面微区电偶腐蚀非均匀性的方法,采用新电化学检测手段,利用丝束电极表征铝合金表面微区腐蚀情况及对于腐蚀溶液的抑制作用,目前有关流体对电偶腐蚀非均性的影响研究还鲜有报道。本发明采用丝束电极研究铝合金之在模拟流动海水中的电偶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静止条件下碳钢表面大部分区域表现为阳极电流,小部分为阴极电流;随流速增大,阳极区域扩大至整个表面,表现为全面腐蚀,且非均匀程度有所增加;腐蚀形貌观察表明,静止条件下铝合金表面大部分发生腐蚀,而处于阴极区的丝束没有明显锈蚀;流动条件下表面覆盖较厚的黄褐色锈蚀,其结果与丝束电极的电流分布一致,证明了电偶腐蚀过程中的非均匀性。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丝束 电极 表征 铝合金 表面 微区电偶 腐蚀 均匀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丝束电极表征铝合金表面微区电偶腐蚀非均匀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待测铝合金试样制备成直径不大于1.5mm的一系列金属丝,分别对金属丝进行打磨,然后对金属丝进行清洗,再为各金属丝外部制作一层连续的绝缘层,仅使金属丝的两个端面为非绝缘表面,分别作为非工作端面和工作端面;b.将在所述步骤a中制备的一系列金属丝进行紧密排列,使任意相邻金属丝的间距不低于1mm,并将各金属丝固定安装于固定装置上,组合形成金属丝阵列,其中组成金属丝阵列的各金属丝的非工作端面分别焊接绝缘导线后引出,而对组成丝束电极的各金属丝的工作端面依次进行打磨、清洗和干燥,将得到的紧密排列的金属丝阵列的工作端面用于模拟整个待测金属表面,作为丝束电极,备用;c.将在所述步骤b中制备丝束电极放入电解池中,电解池中注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不高于3.5wt.%NaCl溶液,作为铝合金基体的腐蚀液,用于模拟海洋腐蚀环境进行电化学试验,使组成丝束电极的各金属丝的工作端面浸入NaCl溶液中,并进行电化学测试,以判断丝束电极表面腐蚀反应情况;在电化学试验过程中,用恒温磁力搅拌器来模拟海水的流动,并设定转子与丝束电极表面的垂直距离保持在80mm之上;控制海水的流动试验条件在搅拌器的转子转速为0~700r/min之间,控制NaCl溶液温度为不低于25℃;进行丝束电极的电化学测试时,在丝束电极浸泡NaCl溶液中时,以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利用阵列丝束电极电位电流扫描仪,进行表面电位/电流扫描,得到丝束电极端部表面电位与电流分布图,对丝束电极端部表面电位电流信息进行监测;得到丝束电极端部表面局部腐蚀的产生、发展及变化关系,对铝合金表面微区电偶腐蚀非均匀性进行表征评价,来模拟铝合金基体的局部腐蚀非均匀性的特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13191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硫化腐蚀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摆动寿命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