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快速固液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26079.2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65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蔡钟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家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9/06 | 分类号: | B30B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节能快速固液分离装置,包括电机、减速箱、导轨筒体、螺旋轨道组件、从动齿轮、螺杆挤压板、电磁铁、电磁铁弹簧、固态物质压板、固态物质腔部分和固液分离腔部分、固态物质收集箱、液体收集箱。本发明仅仅利用了螺丝螺帽的螺纹啮合原理实现了圆周旋转力转化为轴向推力,快速进行固液混合物的分离。区别于搅拌和粉碎式分离,克服了固液分离现有技术存在的分离过程中固液混合物质理化特性被破坏和损伤以及分离效率低下制造成本高等诸多问题和缺陷,能够保持固液混合物中本来的固体纤维组织,物理性能好,适用于多种场合,做成大小规格不同的产品实现多种功能用途。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快速 分离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节能快速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快速挤压组件、电磁吸合组件、固液分离腔体、箱体(22),所述快速挤压组件包括电机(16)、减速箱(18)、导轨筒体(17)、螺旋轨道组件(15)、从动齿轮(20)、减速箱铜套(71)、螺杆挤压板(13),所述电磁吸合组件包括电磁铁(8)、电磁铁弹簧(9)、电磁铁基板(81)、固态物质压板(11),所述固液分离腔体包括固态物质腔部分(10)和固液分离腔部分(12),所述箱体(22)包括固态物质收集箱(2)、液体收集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腔体包括固态物质腔部分(10)和固液分离腔部分(12),在固态物质腔部分(10)一侧设置电磁铁(8)、电磁铁弹簧(9)和固态物质压板(11),在固液分离腔部分(12)一侧设置螺杆挤压板(13);所述电磁铁基板(81)将电磁铁(8)定位在固态物质腔部分(10)外侧,电磁铁(8)吸杆端部垂直设置在固态物质压板(11)中心位置,电磁铁(8)吸杆与固态物质压板(11)连为一体;电磁铁(8)吸杆套有电磁铁弹簧(9),电磁铁弹簧(9)一端抵靠在固态物质压板(11)中央、另一端抵靠在固态物质腔部分(10)内侧壁上,电磁铁(8)通电吸合时带动固态物质压板(11)压缩电磁铁弹簧(9),固态物质腔部分(10)形成有效空间以容纳固态物质;电磁铁(8)断电时电磁铁弹簧(9)依靠自身弹性自然伸展带动固态物质压板(11)回复原位;所述固液分离腔体为长方体结构,其截断面为矩形,固液分离腔体轴向一侧通过电磁铁基板(81)与固态物质收集箱(2)固定连接,轴向另一侧与支架(21)固定连接;固态物质压板(11)和螺杆挤压板(13)面积尺寸大小略小于固液分离腔体的矩形截面尺寸,保证固态物质压板(11)和螺杆挤压板(13)在固液分离腔体内轻松移动;所述固液分离腔体固液分离腔部分(12)上端开口与进料口(14)对接;固液分离腔体底板(5)对应固态物质腔部分(10)为空格状态,分离后的固态物质从空格中自由落下打开活动板(6)进入固态物质收集箱(2),固态物质通过固态物质收集箱门(3)取走;固液分离腔体底板(5)对应固液分离腔部分(12)为筛网状,液体通过筛网流入液体收集箱(1);固液混合物在挤压过程中通过固态物质腔部分(10)下方固液分离腔底板(5)空格的残余液体经过活动板(6)流向液体收集槽(4)进入液体收集箱;所述的螺杆挤压板(13)包括挤压板和螺杆(19),螺杆(19)带螺纹的一端与螺旋轨道组件(15)中的内螺牙螺纹啮合,另一端与挤压板的中心垂直固定结合,挤压板与螺杆(19)形成一体,挤压板设置在固液分离腔部分中与固态物质压板(11)相对应;所述螺旋轨道组件(15)为圆筒形中空结构,一端封头并设置与螺杆(19)相互螺纹啮合的内螺牙螺纹,另一端封头并设置一带键槽的中心轴穿过减速箱铜套(71)与从动齿轮(20)接驳,从动齿轮(20)、带键槽的中心轴、减速箱铜套(71)与螺旋轨道组件(15)同轴线,带键槽的中心轴穿过设置在减速箱(18)侧壁上的减速箱铜套(71)定位,电机(16)的动力通过减速箱(18)内齿轮减速并带动从动齿轮(20)和螺旋轨道组件(15)旋转;所述导轨筒体(17)为圆筒形中空结构,导轨筒体(17)一端封头并在中心开孔设置导轨筒体铜套,导轨筒体铜套的内径略大于螺杆(19)外径,螺杆(19)穿过导轨筒体铜套可以灵活转动,导轨筒体(17)另一端定位在支架(21)上方、减速箱(18)壳体下方外侧位置,导轨筒体、导轨筒体铜套与螺杆(19)在同一轴线上;导轨筒体(17)内径略大于螺旋轨道组件(15)外径并形成间隙配合,螺旋轨道组件(15)可以在导轨筒体(17)内自由运转。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家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家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12607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