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二次评价的软件质量评价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15048.7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79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宋元章;李洪雨;于涛;王安邦;陈媛;王俊杰;刘逻;哈清华;王红园;林星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长光精密仪器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G06N3/08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古利兰;王宝筠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二次评价的软件质量评价方法及系统,选取软件质量评价指标空间,构建软件质量评价结果识别框架;采集样本数据、待评价软件数据;确定BP神经网络的个数、拓扑结构;并行地对各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计算可信度;将待评价软件的质量评价指标数据分别输入到训练好的各BP神经网络,根据BP神经网络的输出结果得到初步评价结果;结合BP神经网络的可信度对初步评价结果进行修正处理,生成识别框架中各命题的基本概率赋值分配,利用DS证据理论对各证据进行融合,获得融合结果;基于决策准则对融合结果进行决策生成最终评价结果。本发明能够有效的实现软件质量的评价。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二次 评价 软件 质量 方法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二次评价的软件质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选取软件质量评价指标空间,构建软件质量评价结果识别框架;按照软件质量评价指标空间和软件质量评价结果识别框架采集样本数据以及采集待评价软件的软件质量评价指标数据;确定BP神经网络的个数,按照所述软件质量评价指标空间和所述软件质量评价结果识别框架确定每个BP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对于每个BP神经网络,将样本数据划分为训练样本集、测试样本集,利用训练样本集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利用测试样本集计算各BP神经网络的可信度;将待评价软件的质量评价指标数据分别输入到训练好的各BP神经网络,根据BP神经网络的输出结果得到初步评价结果;结合BP神经网络的可信度对初步评价结果进行修正处理,生成识别框架中各命题的基本概率赋值分配,利用DS证据理论对各证据进行融合,获得融合结果;基于决策准则对融合结果进行决策生成最终评价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长光精密仪器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长春长光精密仪器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11504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