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列车自动停靠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01486.8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3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钱振地;刘鹏清;姜猛进;陈逊;陈刚;王九庆;王九龙;黄廣;陈宝林;邓玉竹;王光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天府轨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3/00 | 分类号: | B61L3/00;B61L25/02;B61B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自动停靠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车载设备、传输设备和地面设备,地面设备通过传输设备与车载设备通信连接。车载设备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第一速度检测模块、第一通信模块和制动模块,第一控制模块对列车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第二控制模块对列车进站或出站进行控制。本发明的磁悬浮列车在凹槽结构中悬浮运行,降低了磁悬浮列车能耗,增强了磁悬浮交通的安全保障能力,使得磁悬浮交通系统的运行更加安静,乘客乘坐体验更加舒适。 | ||
搜索关键词: | 列车 自动 停靠 系统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列车自动停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设备、传输设备和地面设备,车载设备与传输设备连接,传输设备与地面设备连接,地面设备通过传输设备与车载设备通信连接;车载设备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第一速度检测模块、第一通信模块和制动模块,所述的第一速度检测模块、第一通信模块分别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的第二速度检测模块、第二通信模块分别与第二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的制动模块分别与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的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对列车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所述的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对列车进站或出站进行控制;在所述的第一控制模块中设置有第一控制软件,用于处理地面设备的信息,在所述的第二控制模块中设置有第二控制软件,用于控制列车进站或出站;所述的第二控制模块分别与列车进站检测装置和列车出站检测装置连接,在列车进站时,通过所述的列车进站检测装置检测列车的第一车号数据,然后通过所述的第二通信模块将所述第一车号数据传输到第二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的第二控制软件处理所述的第一车号数据;在列车出站时,通过所述的列车出站检测装置检测列车的第二车号数据,然后通过所述的第二通信模块将所述第二车号数据传输到第二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中的第二控制软件处理所述的第二车号数据;在所述的第二控制模块中,还设置有车辆信息处理软件,用于处理站场中的列车停靠的信息数据,并将所述列车停靠的信息数据通过第一通信模块传输到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的第一控制模块与转向执行结构建立控制连接,第一控制模块根据第一速度检测模块的信息控制转向执行结构将列车引导至不同的站场股道;在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中设置的第二速度检测模块用于接收列车在股道上的速度信息数据;所述的转向执行结构包括伺服电机、主动梁、从动梁、道岔控制继电器、台车、带有磁浮板的道岔结构和道岔控制器,所述的带有磁浮板的道岔结构设置在从动梁上;所述的伺服电机安装在主动梁的下方,并分别与所述的台车和所述的道岔控制继电器连接,所述的道岔控制继电器和道岔控制器连接,所述的道岔控制器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的主动梁与从动梁为机械连接,所述的伺服电机通过驱动所述的台车传动所述的从动梁,在从动梁的作用下,使所述的带有磁浮板的道岔结构、所述从动梁和所述主动梁整体移动至设定的轨道,使列车驶进设定的轨道;所述的磁浮板上设置有凹槽结构,在所述的凹槽结构的内部设置有与列车上的磁体进行磁力作用的磁体,该磁体设置在所述磁浮板的内侧,磁悬浮列车在凹槽结构中悬浮运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天府轨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天府轨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10148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检测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界面组装用原位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