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元数据辅助的无人机图像多线程清晰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6101.5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5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丁文锐;刘春蕾;李红光;杨金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G06T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赵文利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元数据辅助的无人机图像多线程清晰化方法,属于遥感图像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针对中高空无人机的某张有雾图像,获取暗原色先验规律下的大气光值,再建立无人机侦察平台与有雾图像各点所对应地面点的距离关系,构造景深模型;然后基于有雾图像中各点对应的景深结合大气光值,利用OpenMP并行处理框架建立无人机折射率模型。最后利用全局大气光值,结合折射率模型得到的该有雾图像各点折射率值,在经典大气散射模型的框架下对该有雾图像各点实现一一映射,从而得到复原后的清晰图像。本发明解决了高空无人机图像有效清晰化处理的问题,实现了对中高空图像的高度清晰化,有效提高了该清晰化算法的效率,可实现实时处理。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辅助 无人机 图像 多线程 清晰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元数据辅助的无人机图像多线程清晰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针对中高空无人机的某张有雾图像,获取暗原色先验规律下的大气光值;步骤二、基于元数据信息,建立无人机侦察平台与有雾图像各点所对应地面点的距离关系,构造景深模型;针对有雾图像中某点对应的景深d等效为:d=R2+H2=H[(N-2nN(1tan(β-α)-tanα)+tanα)2+(2m-MN(1tan(β-α)-tanα))2+1]1/2]]>M×N是该有雾图像的分辨率;图像中某点的坐标是(m,n);R是有雾图像该点所对应地面点到无人机侦察设备垂足点的距离;H是无人机的高度;θ是有雾图像该点所对应的地面点相对于垂足点的方位角;α是倾斜角,90°‑β为视角;步骤三、基于有雾图像中各点对应的景深结合大气光值,利用OpenMP并行处理框架建立无人机折射率模型;具体步骤如下:步骤301、利用OpenMP并行处理框架,在该有雾图像的宽和高上循环选取暗原色值为零的点,作为基准景深点x0,并构建基准景深点对应的折射率t(x0)公式;t(x0)=e-σd(x0)]]>d(x0)为基准景深点x0的场景景深,σ为消光系数;步骤302、利用折射率t(x0)公式得到基准景深点x0的景深d(x0);d(x0)=-ln(t(x0))σ]]>步骤303、根据大气散射通用模型得到基准点的标准折射率t;大气散射通用模型:I=Jt+A(1‑t);基准点的标准折射率I为雾图中各点的强度,J为雾图中某点对应清晰化后各点的强度,A为全局大气光值,t为折射率;步骤304、将标准折射率t带入基准景深点x0的景深d(x0)中,得到:d(x0)=-ln(1-I(x0)A)σ]]>步骤305、根据基准景深点x0的景深d(x0)计算该有雾图像的各像素点的景深d(x);d(x)=d(x)d(x0)d(x0)=d(x0)d(x)d(x0)=-ln(1-I(x0)A)σd(x)d(x0)]]>步骤306、利用该有雾图像的各像素点景深d(x),通过OpenMP并行处理框架循环计算该有雾图像的各像素点的折射率,形成折射率模型;t(x)=e-σd(x)=eln(1-I(x0)A)d(x)d(x0)=(1-I(x0)A)d(x)d(x0)]]>步骤四、利用全局大气光值,结合折射率模型得到的该有雾图像各点折射率值,在经典大气散射模型的框架下对该有雾图像各点实现一一映射,从而得到复原后的清晰图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8610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型件定位检测机构
- 下一篇:一种波峰焊后光谱焊点图样采集模块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