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扩展核熵负载矩阵的MKECA发酵过程故障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52426.1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5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高学金;杨彦霞;王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F17/16;G06Q5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立改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扩展核熵负载矩阵的MKECA发酵过程故障监测方法,属于故障监测技术领域。包括“离线建模”和“在线监测”。“离线建模”步骤:首先将采集到的三维数据进行降维和标准化处理,利用核熵成分分析数据的主元信息;之后将时间扩展到核熵负载矩阵当中,生成核熵扩展负载矩阵,并计算核熵扩展负载矩阵间的相似度;最后,利用模糊‑C均值对其进行阶段划分,建立KECA监测模型,计算统计量和相应的控制限。“在线监测”步骤: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统计量和控制限;与离线控制限比较,若未超限,说明生产过程正常,否则,说明生产过程发生故障。本发明解决跳变点错分阶段的问题,使划分的阶段更加精确,降低误报和漏报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扩展 负载 矩阵 mkeca 发酵 过程 故障 监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扩展核熵负载矩阵的MKECA发酵过程故障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A.离线建模阶段:1)历史数据的采集:发酵过程每次反应时间不同,且产品要重复性、多批次生产,故一个发酵周期可称为一个批次;因此,采集到正常工况下的发酵过程历史数据比连续过程多一维“批次”元素,即发酵过程的数据是一个三维数据矩阵,其表达形式为XI×J×K,I是批次数,J是变量个数,K是采样时刻数;2)三维数据预处理:采用的数据处理方法为:首先将三维数据矩阵XI×J×K沿批次展开为二维矩阵XI×KJ,再在批次方向上按下式做标准化处理:x~ikj=xikj-x‾kjskj]]>x‾kj=1IΣi=1Ixikj,skj=1I-1Σi=1I(xikj-x‾kj)2]]>其中0≤i≤I,0≤j≤J,0≤k≤K;I为批次数,J为变量数,K为采样时刻数,k表示第k个采样时刻;xikj为XI×KJ的第i行第(k‑1)×J+j列,即第i个批次中第k个采样时刻的第j个变量;为相应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和skj为XI×KJ第(k‑1)×J+j列的均值和方差,即第k时刻的第j个变量的均值和方差;上述标准化处理后使二维矩阵XI×KJ的每列均值为0、方差为1;3)基于核熵成分分析生成时间扩展核熵负载矩阵,并进行相似度计算:①对沿批次方向展开的二维时间片矩阵分别进行KECA分析,依据所得主元个数,实现生产过程的初步划分;②将采样时间t扩展到核熵负载矩阵Pi(i=1,2,…,K)中得到扩展核熵负载矩阵定义核熵负载矩阵和之间的相似度为:D=diss(P^i,P^j)=4JΣj=1J(λij-0.5)2=4JΣj=1J(λij-0.5)2]]>根据对称性,若和差异相对较大,则接近1或0;否则应有接近0.5,表示第i个协方差阵的第j个特征值,从而得到各扩展核熵负载矩阵间的相似度值;4)将步骤3)中的相似度差异值利用模糊‑C均值进行阶段细划分:①将所得的各扩展矩阵间的相似度值作为输入,用FCM方法进行阶段的再次划分;②在以上步骤①划分的每一阶段内分别建立KECA监测模型,并计算样本的T2、SPE统计量及样本控制限;B.在线监测阶段:①获取新采样时刻的数据Xi(1×J),i=1,2,…,K,用离线建模所得的均值、方差进行标准化处理;x~j=xj-x‾kjskj]]>其中,为标准化之后的值,xj为x1×J的第j个元素,skj和分别为离线建模时所求的方差和均值;②由当前的采样时刻判断所处阶段,计算核特征矩阵;③计算此刻数据的T2、SPE统计量,公式如下:T2=A(I2-1)I(I-A)]]>SPEk,α=gkχhk,α]]>gk=vk2mk,hk=2mk2vk]]>其中,A为所求主元个数,I为批次数目,k为对应阶段建模的采样点数目,α为置信限,mk和vk分别为对应阶段内建模时所求得SPE的均值和方差;④与离线建模阶段所求得的统计量控制限进行比较,若未超出控制限,则说明生产过程正常;否则,则说明生产过程发生了故障;⑤若发酵过程结束,则停止监测;否则继续采集新时刻的数据,继续进行监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5242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 计算;推算;计数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