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型补偿膜偏光片的贴合装置及其制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18572.2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88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陈越强;陈运;万富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运宝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0 | 分类号: | B32B37/10;B32B37/00;B32B37/12;B32B37/26;G02B5/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93 | 代理人: | 余海燕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型补偿膜偏光片的贴合装置及其制作工艺,包括偏光片自动放片装置、薄型补偿膜压合装置和离型膜压合装置,所述偏光片自动放片装置的一侧依次设置有所述薄型补偿膜压合装置和所述离型膜压合装置,其中,所述偏光片自动放片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支架一,所述偏光片自动放片装置一侧设置有放片口,所述放片口的正下方设置有传送带,所述转送带的顶部一侧设置有里胶胶水涂布装置,所述传送带的内侧两端均设置有辊轴一,所述辊轴一设置于支架二的顶部,所述辊轴一通过转轴一与所述支架二传动连接。有益效果:避免了因薄型补偿膜有压点而产生的空泡白点等不良现象,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补偿 偏光 贴合 装置 及其 制作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薄型补偿膜偏光片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偏光片自动放片装置(1)、薄型补偿膜压合装置(2)和离型膜压合装置(3),所述偏光片自动放片装置(1)的一侧依次设置有所述薄型补偿膜压合装置(2)和所述离型膜压合装置(3),其中,所述偏光片自动放片装置(1)的底部设置有支架一(4),所述偏光片自动放片装置(1)一侧设置有放片口(5),所述放片口(5)的正下方设置有传送带(6),所述转送带(6)的顶部一侧设置有里胶胶水涂布装置(7),所述传送带(6)的内侧两端均设置有辊轴一(8),所述辊轴一(8)设置于支架二(9)的顶部,所述辊轴一(8)通过转轴一(10)与所述支架二(9)传动连接,且靠近所述薄型补偿膜压合装置(2)一侧的所述转轴一(10)上设置有皮带轮一(11),所述传送带(6)通过输送台(12)与所述薄型补偿膜压合装置(2)活动连接,所述薄型补偿膜压合装置(2)的下部设置有底座一(13),所述底座一(13)的内侧设置有电机一(14),所述电机一(14)通过转轴二(15)与设置于所述底座一(13)外侧的皮带轮二(16)固定连接,所述薄型补偿膜压合装置(2)的内侧设置有辊轴二(17)和辊轴三(18),且所述辊轴二(17)设置于所述辊轴三(18)的顶部,所述辊轴二(17)通过转轴三(19)与所述薄型补偿膜压合装置(2)外侧的皮带轮三(20)固定连接,所述辊轴三(18)通过转轴四(21)与所述薄型补偿膜压合装置(2)外侧的皮带轮四(22)固定连接,所述皮带轮三(20)和所述皮带轮四(22)均设置于所述薄型补偿膜压合装置(2)的外侧且靠近所述皮带轮二(16)的一侧,所述皮带轮一(11)、所述皮带轮四(22)和所述皮带轮二(16)通过皮带一(23)传动连接,所述薄型补偿膜压合装置(2)的顶部设置有电机二(24),所述电机二(24)通过转轴五(25)与皮带轮五(26)固定连接,所述皮带轮五(26)设置于所述薄型补偿膜压合装置(2)的外侧且靠近所述转轴四(21)的一侧,所述皮带轮五(26)与所述皮带轮三(20)通过皮带二(27)传动连接,所述薄型补偿膜压合装置(2)的上部一侧设置有支撑杆一(28),所述支撑杆一(28)的一侧设置有凹槽一(29),所述凹槽一(29)与转轴六(30)的两端传动连接,所述转轴六(30)的上设置有薄型补偿膜(31),所述薄型补偿膜(31)绕过所述辊轴二(17)的外侧且延伸至所述离型膜压合装置(3)的内部,所述薄型补偿膜压合装置(2)与所述离型膜压合装置(3)之间设置有面胶胶水涂布装置(32),所述面胶胶水涂布装置(32)的底部设置有支架三(33),所述薄型补偿膜(31)贯穿所述面胶胶水涂布装置(32)的下部且与收料轴(34)固定连接,所述收料轴(34)设置于所述离型膜压合装置(3)且远离所述薄型补偿膜压合装置(2)一侧下部的收料箱(35)的内部,所述收料轴(34)的一端贯穿所述收料箱(35)的一侧且与皮带轮六(36)固定连接,所述离型膜压合装置(3)的底部设置有底座二(37),所述底座二(37)的内侧设置有电机三(38),所述电机三(38)且靠近所述皮带轮六(36)的一侧设置有皮带轮七(39),所述电机三(38)通过转轴七(40)与所述皮带轮七(39)固定连接,所述离型膜压合装置(3)的内侧设置有辊轴四(41)和辊轴五(42),且所述辊轴四(41)设置于所述辊轴五(42)的顶部,所述辊轴四(41)通过转轴八(43)与皮带轮八(44)固定连接,所述辊轴五(42)通过转轴九(45)与皮带轮九(46)固定连接,所述皮带轮八(44)和所述皮带轮九(46)均设置于所述薄型补偿膜压合装置(2)的外侧且靠近所述皮带轮七(39)的一侧,所述皮带轮六(36)、所述皮带轮七(39)和所述皮带轮九(46)通过皮带三(47)传动连接,所述离型膜压合装置(3)的顶部设置有电机四(48),所述电机四(48)且靠近所述皮带轮八(43)的一侧设置有皮带轮十(49),所述电机四(48)通过转轴十(50)与所述皮带轮十(49)固定连接,所述皮带轮八(43)与所述皮带轮十(49)通过皮带四(51)传动连接,所述离型膜压合装置(3)的上部一侧设置有支撑杆二(52),所述支撑杆二(52)的一侧设置有凹槽二(53),所述凹槽二(53)与转轴十一(54)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十一(54)上设置有离型膜(55),所述离型膜(55)绕过辊轴四与所述收料轴(34)固定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运宝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运宝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1857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高斯混合的大数据智能推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