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型补偿膜偏光片的贴合装置及其制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18572.2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88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陈越强;陈运;万富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运宝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0 | 分类号: | B32B37/10;B32B37/00;B32B37/12;B32B37/26;G02B5/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93 | 代理人: | 余海燕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补偿 偏光 贴合 装置 及其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型补偿膜偏光片的贴合装置及其制作工艺,包括偏光片自动放片装置、薄型补偿膜压合装置和离型膜压合装置,所述偏光片自动放片装置的一侧依次设置有所述薄型补偿膜压合装置和所述离型膜压合装置,其中,所述偏光片自动放片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支架一,所述偏光片自动放片装置一侧设置有放片口,所述放片口的正下方设置有传送带,所述转送带的顶部一侧设置有里胶胶水涂布装置,所述传送带的内侧两端均设置有辊轴一,所述辊轴一设置于支架二的顶部,所述辊轴一通过转轴一与所述支架二传动连接。有益效果:避免了因薄型补偿膜有压点而产生的空泡白点等不良现象,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偏光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薄型补偿膜偏光片的贴合装置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薄型补偿膜偏光片压合装置是一种将薄型补偿膜与偏光片贴合的装置。薄型补偿膜偏光片压合装置是先在薄型补偿膜的两侧涂布面胶,再进过压合产生压点,最后再与偏光片贴合,由于薄型补偿膜涂布先产生压点,使得压点区域与偏光片无法紧密贴合,导致产品中产生空泡白点等不良现象,降低了产品的合格率,进而使得生产成本增加,降低了企业的效益。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薄型补偿膜偏光片的贴合装置及其制作工艺,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薄型补偿膜偏光片的贴合装置及其制作工艺,包括偏光片自动放片装置、薄型补偿膜压合装置和离型膜压合装置,所述偏光片自动放片装置的一侧依次设置有所述薄型补偿膜压合装置和所述离型膜压合装置,其中,所述偏光片自动放片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支架一,所述偏光片自动放片装置一侧设置有放片口,所述放片口的正下方设置有传送带,所述转送带的顶部一侧设置有里胶胶水涂布装置,所述传送带的内侧两端均设置有辊轴一,所述辊轴一设置于支架二的顶部,所述辊轴一通过转轴一与所述支架二传动连接,且靠近所述薄型补偿膜压合装置一侧的所述转轴一上设置有皮带轮一,所述传送带通过输送台与所述薄型补偿膜压合装置活动连接,所述薄型补偿膜压合装置的下部设置有底座一,所述底座一的内侧设置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通过转轴二与设置于所述底座一外侧的皮带轮二固定连接,所述薄型补偿膜压合装置的内侧设置有辊轴二和辊轴三,且所述辊轴二设置于所述辊轴三的顶部,所述辊轴二通过转轴三与所述薄型补偿膜压合装置外侧的皮带轮三固定连接,所述辊轴三通过转轴四与所述薄型补偿膜压合装置外侧的皮带轮四固定连接,所述皮带轮三和所述皮带轮四均设置于所述薄型补偿膜压合装置的外侧且靠近所述皮带轮二的一侧,所述皮带轮一、所述皮带轮四和所述皮带轮二通过皮带一传动连接,所述薄型补偿膜压合装置的顶部设置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通过转轴五与皮带轮五固定连接,所述皮带轮五设置于所述薄型补偿膜压合装置的外侧且靠近所述转轴四的一侧,所述皮带轮五与所述皮带轮三通过皮带二传动连接,所述薄型补偿膜压合装置的上部一侧设置有支撑杆一,所述支撑杆一的一侧设置有凹槽一,所述凹槽一与转轴六的两端传动连接,所述转轴六的上设置有薄型补偿膜,所述薄型补偿膜绕过所述辊轴二的外侧且延伸至所述离型膜压合装置的内部,所述薄型补偿膜压合装置与所述离型膜压合装置之间设置有面胶胶水涂布装置,所述面胶胶水涂布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支架三,所述薄型补偿膜贯穿所述面胶胶水涂布装置的下部且与收料轴固定连接,所述收料轴设置于所述离型膜压合装置且远离所述薄型补偿膜压合装置一侧下部的收料箱的内部,所述收料轴的一端贯穿所述收料箱的一侧且与皮带轮六固定连接,所述离型膜压合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底座二,所述底座二的内侧设置有电机三,所述电机三且靠近所述皮带轮六的一侧设置有皮带轮七,所述电机三通过转轴七与所述皮带轮七固定连接,所述离型膜压合装置的内侧设置有辊轴四和辊轴五,且所述辊轴四设置于所述辊轴五的顶部,所述辊轴四通过转轴八与皮带轮八固定连接,所述辊轴五通过转轴九与皮带轮九固定连接,所述皮带轮八和所述皮带轮九均设置于所述薄型补偿膜压合装置的外侧且靠近所述皮带轮七的一侧,所述皮带轮六、所述皮带轮七和所述皮带轮九通过皮带三传动连接,所述离型膜压合装置的顶部设置有电机四,所述电机四且靠近所述皮带轮八的一侧设置有皮带轮十,所述电机四通过转轴十与所述皮带轮十固定连接,所述皮带轮八与所述皮带轮十通过皮带四传动连接,所述离型膜压合装置的上部一侧设置有支撑杆二,所述支撑杆二的一侧设置有凹槽二,所述凹槽二与转轴十一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十一上设置有离型膜,所述离型膜绕过辊轴四与所述收料轴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运宝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运宝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85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高斯混合的大数据智能推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