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头组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09359.5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10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荣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甘医疗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 |
代理公司: | 11638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医药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医疗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头组装机,包括机架,机架顶部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中心处设有转盘,机架内部设有驱动转盘步进式转动的第一电机,支撑板上围绕所述转盘设有沿转盘转向设置的针栓上料装置、针尖上料装置、针尖校位装置、压装装置和护套套装置,转盘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若干治具。本发明利用转盘带动治具依次的经过针栓上料装置、针尖上料装置、针尖校位装置、压装装置和护套套装装置,实现自动化的定位针栓、放针尖、校位、压装、套护套和下料,进而实现连续化的针头组装,降低组装时长,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大大的降低组装成本,使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头 组装 | ||
【主权项】:
1.一种针头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机架顶部设有支撑板(1),支撑板(1)的中心处设有转盘(2),机架内部设有驱动转盘(2)步进式转动的第一电机,支撑板(1)上围绕所述转盘(2)设有沿转盘(2)转向设置的针栓上料装置(3)、针尖上料装置(4)、针尖校位装置(5)、压装装置(6)和护套套装装置(7),转盘(2)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若干治具(2a),治具(2a)由转盘(2)带动依次经过针栓上料装置(3)、针尖上料装置(4)、针尖校位装置(5)、压装装置(6)和护套套装装置(7)的下方;/n所述治具(2a)包括底座(2a1)以及固定在底座(2a1)上的与针栓(8a)内腔形状相吻合的定位构件(2a2);/n所述针栓上料装置(3)包括针栓输送带(3a)和针栓间歇送料机构(3b),所述针栓间歇送料机构(3b)包括第一料桶(3b1)、第一送料轮(3b2)和第二电机(3b3),所述第一送料轮(3b2)置于第一料桶(3b1)内部并且与第一料桶(3b1)同轴设置,第二电机(3b3)设置于第一料桶(3b1)底部并且与第一送料轮(3b2)传动连接,第一送料轮(3b2)的外圆周壁与第一料桶(3b1)的内圆周壁之间设有间隙,第一送料轮(3b2)上沿其外圆周边沿开设有若干等间隔设置的与针栓(8a)外轮廓相吻合的半圆形槽,针栓输送带(3a)的出料端与第一料桶(3b1)相连通,第一料桶(3b1)的桶身上设有供针栓输送带(3a)上输送的针栓(8a)进入第一料桶(3b1)内部的缺口,第一料桶(3b1)的桶底上对应移动至其下方的治具(2a)位置开设有第一落料孔;/n所述针尖上料装置(4)包括针尖输送带(4a)和针尖间歇送料机构(4b),所述针尖间歇送料机构(4b)包括第二料桶(4c)、第二送料轮(4d)、第三送料轮和第三电机(4e),所述第二送料轮(4d)和第三送料轮之间通过若干连接杆连接成一体后置于第二料桶(4c)内部,第二送料轮(4d)、第三送料轮以及第二料桶(4c)三者同轴设置,第三电机(4e)设置于第二料桶(4c)底部并且与第三送料轮传动连接,第二送料轮(4d)的外圆周壁与第二料桶(4c)的内圆周壁之间设有间隙,第二送料轮(4d)上沿其外圆周边沿开设有若干等间隔设置的与针尖(8b)外轮廓相吻合的半圆形槽,第三送料轮的外轮廓与第二送料轮(4d)相同,针尖输送带(4a)的出料端与第二料桶(4c)相连通,第二料桶(4c)的桶身上设有供针尖输送带(4a)上输送的针尖(8b)进入第二料桶(4c)内部的缺口,第二料桶(4c)的桶底上对应移动至其下方的治具(2a)位置开设有第二落料孔;/n所述针尖校位装置(5)包括第一支撑架(5a),该第一支撑架(5a)顶部设有一立式设置的第一安装板(5b),针尖校位装置(5)还包括第一直线导轨(5c)、第一滑块(5d)、第一气缸(5e)和第一气夹(5f),该第一直线导轨(5c)呈水平状态固定在第一安装板(5b)的前端面上,第一滑块(5d)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一直线导轨(5c)上,第一滑块(5d)上安装有L型的第一连接板(5g),第一气夹(5f)竖直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板(5g)上,第一气缸(5e)固定在第一安装板(5b)的后端并且第一气缸(5e)的输出杆端部与第一连接板(5g)连接,第一气夹(5f)具有两个第一夹头(5f1),第一气缸(5e)能够驱动第一连接板(5g)上的第一气夹(5f)的两个第一夹头(5f1)沿第一直线导轨(5c)移动至静止状态下的转盘(2)上的一个针头(8)的两侧,在两个第一夹头(5f1)的相向一侧上均开设有凹槽(5f2),两个第一夹头(5f1)在合起的状态下,在两个凹槽(5f2)之间形成与针头(8)过盈配合的一个内腔;/n所述压装装置(6)包括第二支撑架(6a),该第二支撑架(6a)顶部设有一立式设置的第二安装板(6b),压装装置(6)还包括第二直线导轨(6c)、第二滑块(6d)、第二气缸(6e)和第二气夹(6f),该第二直线导轨(6c)呈水平状态固定在第二安装板(6b)的前端面上,第二滑块(6d)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二直线导轨(6c)上,第二滑块(6d)上安装有L型的第二连接板(6g),第二气夹(6f)竖直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板(6g)上,第二气缸(6e)固定在第二安装板(6b)的后端并且第二气缸(6e)的输出杆端部与第二连接板(6g)连接,第二气夹(6f)具有两个第二夹头(6f1),两个第二夹头(6f1)的相向一侧的底端均设有凹模(6f2),第二气缸(6e)能够驱动第二连接板(6g)上的第二气夹(6f)的两个凹模(6f2)沿第二直线导轨(6c)移动至静止状态下的转盘(2)上的一个针栓(8a)的两侧,两个凹槽(5f2)的相向一侧上开设有阶梯型槽。/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甘医疗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未经甘甘医疗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0935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