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等间距流道泵的叶轮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80731.0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0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俊;吕文帅;李昳;朱祖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29/22 | 分类号: | F04D29/22;F04D29/24;F04D29/66;G06F30/17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姚旺波;王洪新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流道泵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不等间距流道泵的叶轮设计方法,增大双流道泵的高效率范围,增加双流道泵的效率,减少水力损失。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第一组流道的原始的流道中线r;2)确定第一组流道的大流道的流道中线r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等 间距 流道泵 叶轮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不等间距流道泵的叶轮设计方法,该流道泵包括具有前盖板(1)和后盖板(4)的泵体、开设在泵体内的两组流道,两组流道关于流道泵的中轴线中心对称布置,每一组流道包含一个大流道(2)及一个小流道(3),大流道和小流道的过水断面均为椭圆形,其特征在于该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第一组流道的原始的流道中线r;原始的流道中线为一条变异的阿基米德螺旋线,按以下方程计算:
式中,r‑原始的流道中线;D2–原始的流道出口直径;θ‑极角,度;
‑原始的流道中线包角;2)确定第一组流道的大流道的流道中线r1;原始的流道中线r绕叶轮中轴线旋转‑20°~‑10°,得到第一组流道的大流道的流道中线r1;3)确定第一组流道的小流道的流道中线r2;叶轮流道中线r绕叶轮中轴线旋转10°~20°,得到第一组流道的小流道的流道中线r2;4)确定叶轮进口直径D1、叶轮出口直径D2、叶轮出口宽度b、叶轮前盖板倾角T1、叶轮后盖板倾角T2;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
![]()
![]()
T1=80°~87°;T2=90°;式中:D1‑叶轮进口直径,单位是m;D2‑叶轮出口直径,单位是m;b‑叶轮出口宽度,单位是m;Q‑流量,单位是m3/s;n‑双流道泵转速,单位是r/min;H‑扬程,单位是m;ns‑比转速,单位是rad/s;T1‑叶轮前盖板倾角,单位是度;T2‑叶轮后盖板倾角;g‐重力加速度;5)确定第一组流道的大流道的叶片厚度σ1、叶片出口角β1、流道中线包角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σ1=4~8mm;β1=10°~20°;
6)确定第一组流道的小流道的叶片厚度σ2、叶片出口角β2、流道中线包角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σ2=4‑8mm;β2=20°~3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98073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低磨损的新型冷冻水泵
- 下一篇:一种新型诱导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