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等间距流道泵的叶轮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80731.0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0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俊;吕文帅;李昳;朱祖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29/22 | 分类号: | F04D29/22;F04D29/24;F04D29/66;G06F30/17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姚旺波;王洪新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等 间距 流道泵 叶轮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流道泵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不等间距流道泵的叶轮设计方法,增大双流道泵的高效率范围,增加双流道泵的效率,减少水力损失。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第一组流道的原始的流道中线r;2)确定第一组流道的大流道的流道中线rsubgt;1/subgt;;3)确定第一组流道的小流道的流道中线rsubgt;2/subgt;;4)确定叶轮进口直径Dsubgt;1/subgt;、叶轮出口直径Dsubgt;2/subgt;、叶轮出口宽度b、叶轮前盖板倾角Tsubgt;1/subgt;、叶轮后盖板倾角Tsubgt;2/subgt;;5)确定第一组流道的大流道的叶片厚度σsubgt;1/subgt;、叶片出口角βsubgt;1/subgt;、流道中线包角6)确定第一组流道的小流道的叶片厚度σsubgt;2/subgt;、叶片出口角βsubgt;2/subgt;、流道中线包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道泵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不等间距流道泵的叶轮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双流道泵是一种叶轮结构特殊的离心泵,从叶轮的进口至叶轮出口是两个对称的弯曲流道,无堵塞,性能好,主要用于抽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工业流程中含有固体颗粒悬浮物和纤维状悬浮物的流体,因其流道对称、平衡性好、运行平稳,尤其适用于高扬程、大流量的工作场合,广泛应用于市政、环保、污水处理、轻工、化工、建筑、冶金、矿山等部门。但双流道泵的效率比叶片式离心泵低3%~8%,因此有必要通过优化水力设计来提高其工作效率,这就需要对叶轮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不等间距流道泵的叶轮设计方法,增大双流道泵的高效率范围,增加双流道泵的效率,减少水力损失。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不等间距流道泵的叶轮方法,该流道泵包括具有前盖板和后盖板的泵体、开设在泵体内的两组流道,两组流道关于流道泵的中轴线中心对称布置,每一组流道包含一个大流道及一个小流道,大流道和小流道的过水断面均为椭圆形,其特征在于该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第一组流道的原始的流道中线r;原始的流道中线为一条变异的阿基米德螺旋线,按以下方程计算:
式中,r-原始的流道中线;D2–原始的流道出口直径;θ-极角,度;-原始的流道中线包角;
2)确定第一组流道的大流道的流道中线r1;原始的流道中线r绕叶轮中轴线旋转-20°~-10°,得到第一组流道的大流道的流道中线r1;
3)确定第一组流道的小流道的流道中线r2;叶轮流道中线r绕叶轮中轴线旋转10°~20°,得到第一组流道的小流道的流道中线r2;
4)确定叶轮进口直径D1、叶轮出口直径D2、叶轮出口宽度b、叶轮前盖板倾角T1、叶轮后盖板倾角T2;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T1=80°~87°;
T2=90°;
式中:D1-叶轮进口直径,单位是m;D2-叶轮出口直径,单位是m;b-叶轮出口宽度,单位是m;Q-流量,单位是m3/s;n-双流道泵转速,单位是r/min;H-扬程,单位是m;ns-比转速,单位是rad/s;T1-叶轮前盖板倾角,单位是度;T2-叶轮后盖板倾角;g‐重力加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07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低磨损的新型冷冻水泵
- 下一篇:一种新型诱导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