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载型臭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77296.6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74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何丹农;代卫国;童琴;邓洁;赵昆峰;金彩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34 | 分类号: | B01J23/34;C02F1/78;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31208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梅<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型臭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包括氧化锌薄膜在改性活性炭表面的负载和二氧化锰纳米线在氧化锌薄膜上的原位生长。与常规浸渍法制备的臭氧催化剂相比,本发明中采用先在圆柱状改性活性炭载体表面负载氧化锌薄膜,然后在薄膜上原位生长二氧化锰纳米线的方法不仅提高了催化剂与载体的结合力,而且大大增加了臭氧催化剂的活性面积,从而加速臭氧分解产生羟基自由基,进而加快农药废水中有机物的氧化速率。该臭氧催化剂制备简单,催化效率高,不易脱落,可重复使用。 | ||
搜索关键词: | 负载 臭氧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及其 产品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负载型臭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如下步骤:/n(1)氧化锌薄膜在改性活性炭表面的负载/n称取二乙酸锌溶于乙醇中,得到二乙酸锌醇溶液;将改性活性炭浸入二乙酸锌醇溶液中,浸渍一段时间后,取出活性炭,烘干,然后再浸渍再烘干,如此反复3次,最后高温煅烧,即得到表面负载氧化锌薄膜的催化剂载体;/n(2)二氧化锰纳米线在氧化锌薄膜上的原位生长/n称取高锰酸钾溶于去离子水中,高锰酸钾、水的质量比为1:(150-300),然后超声溶解得到高锰酸钾溶液;将负载氧化锌薄膜的催化剂载体和高锰酸钾溶液转移到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密封,放入烘箱中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产物;将产物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洗涤后高温煅烧,即可得到负载型臭氧催化剂;/n步骤(1)中:二乙酸锌、乙醇的添加量的质量比为1:(200-400);浸渍时间为:0.5-2 h;烘干的工艺条件为:在80-110 ℃下烘0.5-2 h;煅烧的工艺条件为:在300-500 ℃下煅烧0.5-4 h;/n步骤(2)中:水热反应的工艺条件为:在120-200 ℃下反应2-4 h;煅烧的工艺条件为:在300-600 ℃下煅烧3-7 h;/n所述的活性炭为圆柱状活性炭,圆柱状活性炭的改性是将圆柱状活性炭在盐酸溶液中浸泡,然后取出活性炭用清水洗涤至中性,用蒸馏水洗涤,将滤去水分的活性炭放入烘箱里烘烤除去水分,最后高温煅烧,即得到改性活性炭;/n盐酸的浓度为3 mol/L,浸泡时间为12 h;烘干的工艺条件为:110 ℃烘1 h;煅烧的工艺条件为:在300 ℃下煅烧3 h。/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97729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用户权限数据的查询方法及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