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等温模锻压机液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58167.2 | 申请日: | 201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40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和东平;黄庆学;王君;高翔宇;王跃林;李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5B21/08 | 分类号: | F15B21/08;F15B11/17;F15B13/06;F15B19/00;F15B20/00;F15B21/041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张彩琴;李晓娟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等温模锻压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等温模锻压机液压系统。包括工作端连接于滑块上方中部的第一柱塞缸,活塞杆分别连接于滑块上方两端的第一活塞缸和第二活塞缸,一号活塞缸驱动回路,二号活塞缸驱动回路,三号柱塞缸回路,模锻回路,卸荷回路,滑块回程回路。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通过比例溢流阀的使用实现了无级快速改变;通过液压缸不同工作方式的组合可以实现三种不同梯度的工作压力输出,实现了按需输出;通过比例泵和高频响比例伺服阀的协同控制满足了低速高压小流量和高速低压大流量的不同工况的需求,实现了流量的分级控制和按需输出,控制更加智能化。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等温 锻压 液压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等温模锻压机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柱塞缸(17),第一活塞缸(18.1),第二活塞缸(18.2),一号活塞缸驱动回路,二号活塞缸驱动回路,三号柱塞缸回路,模锻回路,卸荷回路,滑块回程回路;所述第一柱塞缸(17)的工作端连接于滑块上方中部,所述第一活塞缸(18.1)和第二活塞缸(18.2)的活塞杆分别连接于滑块上方两端,第一活塞缸(18.1)和第二活塞缸(18.2)内分别设有第一内置磁滞伸缩位移传感器(16.1)和第二内置磁滞伸缩位移传感器(16.2);一号活塞缸驱动回路包括第一减压阀(10.1),联接至第一减压阀(10.1)出油口上的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11.1),联接至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11.1)出油口上的第一叠加节流调速阀(12.1),联接至第一叠加节流调速阀(12.1)上的第一快速充液阀(15.1),第一快速充液阀(15.1)的出液口与第一活塞缸(18.1)的无杆腔相联接,第一快速充液阀(15.1)的进液口与高位油箱(13)联接,第一减压阀(10.1)的进油口联接至主压力油管(P)上;二号活塞缸驱动回路包括第二减压阀(10.2),联接至第二减压阀(10.2)出油口上的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11.2),联接至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11.2)出油口上的第二叠加节流调速阀(12.2),联接至第二叠加节流调速阀(12.2)上的第二快速充液阀(15.2),第二快速充液阀(15.2)的出液口与第二活塞缸(18.2)的无杆腔相联接,第二快速充液阀(15.2)的进液口与高位油箱(13)联接,第二减压阀(10.2)的进油口联接至主压力油管(P)上;三号柱塞缸回路包括第三减压阀(10.3),联接至第三减压阀(10.3)出油口上的第三两位四通换向阀(11.3),联接至第三两位四通换向阀(11.3)出油口上的第三叠加节流调速阀(12.3),联接至第三叠加节流调速阀(12.3)上的第三快速充液阀(15.3),第三快速充液阀(15.3)的出液口与第一柱塞缸(17)的上工作腔相联接,第三快速充液阀(15.3)的进液口与高位油箱(13)联接,第三减压阀(10.3)的进油口联接至主压力油管(P)上;活塞缸回油回路包括第八盖板带梭阀的插装阀(9.4)、第四带压差补偿的高频响比例伺服阀(8.4),第八盖板带梭阀的插装阀(9.4)的B口分别联接至第一活塞缸(18.1)和第二活塞缸(18.2)的有杆腔上,第四带压差补偿的高频响比例伺服阀(8.4)的进油口联接至第八盖板带梭阀的插装阀(9.4)的A口上,第四带压差补偿的高频响比例伺服阀(8.4)的回油口通过主回油管(T)联接至油箱(G);模锻回路包括并联于油箱(G)和主压力油管(P)之间的轴向柱塞变量泵(1)、大流量比例泵(2.1)、小流量比例泵(2.2)、控制油泵(3),第一盖板带梭阀的插装阀(7.1),第二盖板带梭阀的插装阀(7.2),第三盖板带梭阀的插装阀(7. 3),第一带压差补偿的高频响比例伺服阀(8.1),第二带压差补偿的高频响比例伺服阀(8.2),第三带压差补偿的高频响比例伺服阀(8.3),第五盖板带梭阀的插装阀(9.1),第六盖板带梭阀的插装阀(9.2),第七盖板带梭阀的插装阀(9.3);所述第一盖板带梭阀的插装阀(7.1)、第二盖板带梭阀的插装阀(7.2)、第三盖板带梭阀的插装阀(7. 3)的进油口分别联接至主压力油管(P)上,第一带压差补偿的高频响比例伺服阀(8.1)、第二带压差补偿的高频响比例伺服阀(8.2)、第三带压差补偿的高频响比例伺服阀(8.3)的进油口分别联接至第一盖板带梭阀的插装阀(7.1)、第二盖板带梭阀的插装阀(7.2)、第三盖板带梭阀的插装阀(7. 3)上,所述第五盖板带梭阀的插装阀(9.1)、第六盖板带梭阀的插装阀(9.2)、第七盖板带梭阀的插装阀(9.3)的A口分别联接至第一带压差补偿的高频响比例伺服阀(8.1)、第二带压差补偿的高频响比例伺服阀(8.2)、第三带压差补偿的高频响比例伺服阀(8.3)上,所述第五盖板带梭阀的插装阀(9.1)、第六盖板带梭阀的插装阀(9.2)、第七盖板带梭阀的插装阀(9.3)的B口分别联接至第一活塞缸(18.1)的有杆腔、第二活塞缸(18.2)的有杆腔以及第一柱塞缸(17)的上工作腔;卸荷回路包括快速排液阀(19),所述快速排液阀(19)的进液口分别与第一活塞缸(18.1)的无杆腔、第二活塞缸(18.2)的无杆腔以及第一柱塞缸(17)的上工作腔相联接,所述快速排液阀(19)回油口与主回油管(T)联接;滑块回程回路包括一号活塞缸驱动回路,二号活塞缸驱动回路,三号柱塞缸回路以及活塞缸回油回路,且第四盖板带梭阀的插装阀(7.4)的A口与主压力油管(P)相联接,高位油箱(13)通过泄油管(L)联接至油箱(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95816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注射剂的配制工艺
- 下一篇:一种奥硝唑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15 流体压力执行机构;一般液压技术和气动技术
F15B 一般流体工作系统;流体压力执行机构,如伺服马达;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流体压力系统的零部件
F15B21-00 流体致动系统的共有特征;不包含在本小类其他各组中的流体压力致动系统或其部件
F15B21-02 .来自存储或定时装置的程序控制的伺服马达系统;所用的控制装置
F15B21-04 .同流体性能有关的各种专门措施,例如,排气、黏度变化的补偿、冷却、过滤、预防涡流
F15B21-06 .特殊流体的利用,例如液体金属;使用上述流体的流体压力系统的特殊利用及其控制部件
F15B21-08 .包括电控设备的伺服马达系统
F15B21-10 .延迟装置或设备
F15B 一般流体工作系统;流体压力执行机构,如伺服马达;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流体压力系统的零部件
F15B21-00 流体致动系统的共有特征;不包含在本小类其他各组中的流体压力致动系统或其部件
F15B21-02 .来自存储或定时装置的程序控制的伺服马达系统;所用的控制装置
F15B21-04 .同流体性能有关的各种专门措施,例如,排气、黏度变化的补偿、冷却、过滤、预防涡流
F15B21-06 .特殊流体的利用,例如液体金属;使用上述流体的流体压力系统的特殊利用及其控制部件
F15B21-08 .包括电控设备的伺服马达系统
F15B21-10 .延迟装置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