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土茯苓菌种培养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55505.7 | 申请日: | 2017-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7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周振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振勇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54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土茯苓菌种培养技术,医药技术领域,主要是按下面的种植步骤进行一、种植场地选择排水良好的东、南、西向的10~25°的山坡;二、耕整土地,深翻土地;三、选择直径12cm以上不成材的松树,砍去其部分枝条,留下树尾的树叶;四、用铲刀按树的大小铲去4~5面树皮(以铲至木质部为宜),铲面间要留下两指宽的树皮4~5条,从上至下不宜有断痕,留下的树皮称为引线;五、经10~15天,待树干晒干至出现有裂口后将其锯成长70~80cm的小段,并按“井”字形堆垛于干燥向阳处;六、段木垛上盖草料,垛的四周开好排水沟,地面上撒杀白蚁药;七,10天后可以接种茯苓菌种。 | ||
搜索关键词: | 土茯苓 菌种 培养 技术 | ||
【主权项】:
土茯苓菌种培养技术,其特征是按下面的种植步骤进行:一、种植场地选择排水良好的东、南、西向的10~25°的山坡为宜,土壤以黄砂土为好;二、耕整土地,深翻土地时要除净杂物,有白蚁危害的地区需用杀白蚁药进行土壤消毒;三、选择直径12cm以上不成材的松树砍倒(或取材后留下的头尾),砍去其部分枝条,留下树尾的树叶;四、用铲刀按树的大小铲去4~5面树皮(以铲至木质部为宜),铲面间要留下两指宽的树皮4~5条,从上至下不宜有断痕,留下的树皮称为引线;五、经10~15天,待树干晒干至出现有裂口后将其锯成长70~80cm的小段,并按“井”字形堆垛于干燥向阳处;六、段木垛上盖草料,垛的四周开好排水沟,地面上撒杀白蚁药;七,10天后可以接种茯苓菌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振勇,未经周振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95550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羊肚菌的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插入式菌棒营养液喷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