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51814.7 | 申请日: | 201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19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丰;陈腾;翁九星;刘峰;刘炜;倪阳咏;白雪;李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舜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11538 北京谨诚君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陆鑫;延慧 |
地址: | 315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系统,包括:夹持单元(1)、上料单元(2)、执行单元(3)、装配工装单元(4)和支承件(5);所述夹持单元(1)、所述上料单元(2)和所述执行单元(3)分别位于所述支承件(5)的上侧,所述执行单元(3)位于所述支承件(5)的下侧。通过控制单元可以对上述单元进行运动控制以及运行参数设置,实现了本发明的装配系统的自动化控制,节约了人力,提高了产品装配的效率。通过控制单元还可以设定不同的产品装配流程,从而进一步满足了本发明的装配系统对不同产品的组装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系统 支承件 产品装配 夹持单元 上料单元 运行参数设置 自动化控制 运动控制 装配工装 组装 节约 | ||
【主权项】:
1.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单元(1)、上料单元(2)、执行单元(3)、装配工装单元(4)和支承件(5);/n所述夹持单元(1)、所述上料单元(2)和所述执行单元(3)分别位于所述支承件(5)的上侧,所述装配工装单元(4)位于所述支承件(5)的下侧;/n夹持单元(1)包括:支承平台(11),至少一个夹持工装库(12),辅助支承(13);/n所述支承平台(11)包括第一旋转机构(111)、第二旋转机构(112)和第一位移机构(113);/n所述第一旋转机构(111)固定支承于所述第二旋转机构(112)上,且所述第一旋转机构(111)的旋转轴的轴向与所述第二旋转机构(112)的旋转轴的轴向相互垂直;/n所述第二旋转机构(112)固定支承于所述第一位移机构(113)上,且所述第二旋转机构(112)的旋转轴的轴向与所述第一位移机构(113)的驱动方向平行;/n所述辅助支承(13)包括承载件(131),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承载件(131)上下移动的承载驱动机构(132);/n所述装配工装单元(4)包括:至少设置有两个固定件(411)的工装支承(41),与所述工装支承(41)相互连接的第一驱动装置(42),支承于所述固定件(411)上的装配工装(43);/n所述固定件(411)包括与所述工装支承(41)固定连接的连接端(4111),以及与所述连接端(4111)相对设置的支承端(4112),所述支承端(4112)包括两个关于所述固定件(411)的对称中心线对称设置的安装臂(4112a)和固定柱(4112b);/n所述固定柱(4112b)与所述安装臂(4112a)相对应地垂直设置于所述安装臂(4112a)上;/n所述装配工装(43)包括承载板(431),以及与所述支承板(431)相互连接的装配机构(432),所述承载板(431)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柱(4112b)相匹配的固定孔(431a);/n所述承载板(431)与所述支承端(4112)相互吸引地支承在所述支承端(4112)上,所述承载板(431)和所述支承端(4112)中至少一个采用磁性件。/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舜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未经宁波舜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95181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口机构及具有其的管件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弹簧座组件装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