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极值理论与微观仿真的城市交叉口安全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46960.0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6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晨;夏井新;陆振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8G1/01;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极值理论与微观仿真的城市交叉口安全评价方法,通过视频采集交叉口高峰时段的运行状况,对交叉口冲突进行识别和数据提取,应用仿真软件VISSIM进行交通路网仿真建模与标定,提取冲突轨迹文件并筛选冲突数据。应用极值模型对交通冲突数据进行建模,计算交叉口的事故风险率。具体为使用TCT法和极值理论方法(Strategy 3),分别计算风险度,比较Pearson系数和Spearman Rank系数。Pearson系数直接将实际事故数与安全风险指标进行关联度计算。Spearman Rank系数根据风险指标和实际事故数分别对路口进行安全排序,选择与实际事故反映的安全性最接近的安全评价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极值 理论 微观 仿真 城市 交叉口 安全评价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极值理论与微观仿真的城市交叉口安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交叉口基础数据采集;S2、交叉口冲突识别与数据提取;S3、交通路网仿真建模;S4、对仿真模型进行标定;S5、对标定好的模型进行Leave‑one‑out交互验证,得到十个交叉路口最终的交通微观仿真模型;S6、提仿真模型进行标取冲突轨迹文件;S7、对交通冲突数据进行筛选;为了避免冲突的发生是由于序列相关性,所以需要采用阈值法将时空范围内非常接近的交通冲突进行合并处理;S8、使用极值模型对交通冲突数据进行建模;S9、判断交叉口的事故风险率;S10、与不同安全评价方法的对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94696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