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棉、莫代尔/桑蚕丝多组分提花面料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33401.6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5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瞿建新;刘梅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3D13/00;D03D21/00;D06B3/04;D06M15/11;D06M13/203;D06M101/06;D06M10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棉、莫代尔/桑蚕丝多组分提花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产品要点;络筒;整经;浆纱;穿经;织造。本发明中的棉、莫代尔/桑蚕丝多组分提花面料,是一种高真仿丝绸类织物,弥补桑蚕纤维在性能上的缺陷,保持了桑蚕丝织物原有的高贵、优雅、飘逸以及吸湿性好,穿着凉爽等优良性能,又克服了桑蚕丝纤维耐酸、耐碱性差,日晒后蛋白质纤维容易老化、发黄、抗皱性能差的缺陷,实现了性能上的互补,织物的成本价格大幅度下降。与棉织物相比较,颜色亮丽,手感滑爽,穿着的舒适性特别好,是一款高档的服用面料,是桑蚕业今后发展的方向。 | ||
搜索关键词: | 桑蚕丝 提花面料 莫代尔 生产工艺 棉织物 吸湿性 耐酸 蛋白质纤维 桑蚕丝纤维 成本价格 优良性能 耐碱性 桑蚕业 舒适性 原有的 织造 手感 穿经 发黄 浆纱 抗皱 络筒 日晒 桑蚕 整经 凉爽 面料 丝绸 老化 纤维 | ||
【主权项】:
1.一种棉、莫代尔/桑蚕丝多组分提花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产品要点:经纱选用7.3tex棉纱,纱线由80%的细绒棉和20%的长绒棉混纺而成的紧密纺纱线;纬纱采用1.1dtex莫代尔纤维与细度为1.3dtex桑蚕丝混纺,莫代尔/桑蚕丝的混纺比为70/30;(2)、络筒:选用HS-101CS型半自动络筒机,经纱为7.3tex棉纱;纬纱为12.3tex莫代尔/桑蚕丝混纺纱;络筒以“低速度、小张力”工艺为基本原则,低速度小张力工艺,能减少静电的产生,从而减少二次毛羽,络筒速度为500m/min;本织物用作高档服装面料,为保证纱线的质量,纱线断头后,使用手持式空气捻结器接头;(3)、整经:选用HFJ800型整浆联合机生产,筒子架的容量为800;总经根数为8360根,全幅分成11绞,每绞经纱根数为760根,附加张力需要分段配置,筒子架分成三段,前段附加张力垫圈重量为9g,中段附加张力垫圈重量为8g,后段附加张力垫圈重量为7g,为确保片纱张力均匀,生产时需要集体换筒;(4)、浆纱:经纱密度大,单纱强力低,设置浆纱工艺时,以“低速度、小张力、重浸透、求被覆”为基本原则。浆料配方为:变性淀粉70%+固体丙烯酸30%;经纱为7.3tex精梳纱,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考虑浆纱配方时,需要选用低粘度的变性淀粉为主浆料,由于经密比较高,纱线单纱强力低,为减少浆纱时经纱间的粘连,在配方中加入了固体丙烯酸类浆料;固体丙烯酸类浆料,分绞性能好,易于浸入纱线内部,对增强有利,同时能减少分绞时的经纱断头,保持浆膜的完整;低温上浆:浆槽温度控制在35℃-45℃之间,浆液的温度由调浆桶直接控制,浆液输送进浆槽后不再加热;烘房温度:经纱为7.3tex纱,湿区烘房温度为120℃,由于湿区,纱线的含水率比较高,纱线不容易被过渡烘燥,因而温度可高一些;干区烘房温度为100℃,干区温度低,能有效防止浆纱过渡烘燥,温度也不宜再低,因为温度低,烘干速度慢,影响生产效率,还可能引起回潮率过大,造成纱线粘连;浆纱速度:40m/min-45m/min,纱支细,单纱强力低,浆纱速度不宜快,因为浆纱速度快,一是纱线分绞时,分绞阻力大,容易引起分绞倒断头;二是纱线分绞时,容易撕裂浆膜,导致浆纱不耐磨,三是浆纱速度快,需要烘房较高的温度,处理纱经纱断头时,会造成纱线的过渡烘燥,引起脆断头,以上种种原因,都决定了浆纱速度以中低速度为宜;压浆工艺:上浆机构为双浸双压上浆机构,由于纱支细,上浆时既要重视浆纱的被覆,也要兼顾浸透,因此压浆工艺采用前重后轻的压浆工艺,每绞上浆的幅宽控制在55cm,前压浆辊的压力为0.44Mpa,实际上浆压力大概在242kg,后压浆辊的压力控制在0.28Mpa,实际压力大约为154kg。前压浆辊压力大,将浆液挤压进纱线内部,形成浸透,后压浆辊压力小,浆液留在纱线表面,形成被覆;上浆率:经纱较细,上浆时需要较好的浸透和被覆,上浆率制在14%-15%之间;回潮率:经纱较细,浆纱时,浆纱回潮率要偏大控制,回潮率控制在7%-7.5%之间。浆纱回潮率小,处理浆纱断头时,容易造成经纱的过渡烘燥,引起脆断头。浆纱回潮率也不宜再大,浆纱回潮率大,可能会造成纱线间的粘连,织造时容易引起梭口不清晰;(5)、穿经:使用16页综织制;布身:3,4,5,6,7,8,9,10,11,12,13,14,15,16,7,8,9,12,15,16,3,4,9,10,11,12,3,4,5,6,10,7,13,9,5,6,8,11,13,14,15,16,3,5,7,9,11,13,15,4,6,8,10,5,14,16,3,4,7,8,11,12,15,16,5,6,9,10,13,14,3,11,7,9,10,6,12,16,3,11,8,9,13,14,15,5,10,4,11,12,13,10,7,8,12,13,14,4,5,6,10,11,12,16,3,4,8,9,10,14,15,16,3,4,5,9,10,11,15,12,5,10,8,9,3,7,11,6,15,12,9,14;布边穿1-2页综,一花穿经循环数为132根;(6)、织造:使用GA718型喷气织机织制,织机转速为520r/min;边撑疵:织物的纬密较大,纬纱不容易打紧,织口产生游动,在织物的两边容易产生边撑疵;为减少边撑疵的产生,一是要采用早开口,开口时间确定为300°;开口时间早,打纬时,经纱对纬纱的包围角大,纬纱容易被打紧;二是要适当提高后梁的高度,后梁使用+1刻度,后梁高,上下层经纱张力差异大,纬纱容易被打紧;三是增加边撑的环数,采用单列48环边撑;边撑环数多,对布面的控制能力强,减少了布面的游动,减少了边撑疵的产生;喷气压力:莫代尔/桑蚕丝混纺纱线,结构比较松,毛茸感强,单纱强力偏低,喷气织机织制时,喷气压力偏小控制;为降低喷气压力,我们减小了辅助喷嘴的隔距,辅喷间隔控制在6cm以下,最后两组辅助喷嘴的间距在4cm左右,这样辅喷的压力只需要0.25Mpa-0.28Mpa,主喷的压力也只需要0.22Mpa-0.25Mpa,由于喷气压力小,织制时基本上不会因为纬纱被吹断,而导致长纬停台;微风:纬纱比较细,结构比较松,为减少纬少的退捻,微风以小为宜,微风只要能保证纬纱不会退出主喷嘴即可。微风控制在0.07Mpa-0.08Mpa之间;梭口长度:经密大,梭口不易清晰,缩短后部梭口长度,能增加梭口满开时的经纱张力,对梭口清晰有利;上机张力:织物的经密比较大,梭口不容易清晰,上机张力偏大控制,控制在175kg;织物下机后,以卷筒形式出厂,面料不要折叠,以免产生折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93340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产品安全性能好的棉竹纤维混纺阔幅机织物
- 下一篇:耐磨纤维面料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