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层硅酸铜催化合成3,3’,5,5’-四甲基-4,4’-联苯二醌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94266.9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2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民;伍巍;李胜国;刘跃进;张宇;韩嫣;金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嘉盛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31/26 | 分类号: | B01J31/26;C07C46/08;C07C50/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46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纳米层硅酸铜催化合成3,3′,5,5′‑四甲基‑4,4′‑联苯二醌的方法。将铜氨双核络合正离子插层到含Na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硅酸 催化 合成 甲基 联苯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纳米层硅酸铜催化合成3,3’,5,5’‑四甲基‑4,4’‑联苯二醌的方法,其特征是:(1)所述的纳米层硅酸铜为一种二维纳米层状硅酸铜盐Cu(II)‑T/[SiO4],是由含Na+带负电的[SiO4]硅氧四面体上、下层板与层板间的铜胺双核络合正离子构成,上、下层板间距1.35~1.85nm;所述的纳米层硅酸铜Cu(II)‑T/[SiO4]的结构式如下:所述的二维纳米层硅酸铜Cu(II)‑T/[SiO4]中Cu(II)、T、[SiO4]的质量比为1∶0.2~0.6∶5~11;(2)据(1)所述的二维纳米层硅酸铜Cu(II)‑T/[SiO4]中,Cu(II)为二价Cu2+离子,与二胺双齿配体T形成铜胺双核络合正离子,其结构式如下:所述的二胺双齿配体T为四甲基乙二胺、二甲基乙二胺、乙二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含Na+带负电的[SiO4]硅氧四面体的二维纳米层结构如下:(3)制备(1)所述的二维纳米层硅酸铜Cu(II)‑T/[SiO4]的方法是:第一步:在SiO2中制备含NaOH、Na2CO3的凝胶物,再将凝胶物转入到水热釜中晶化成含Na+带负电的[SiO4]硅氧四面体二维纳米层载体;第二步:在无水醇类溶剂中超声搅拌条件下,加入二价氯化铜化合物与二胺双齿配体T形成N配位的铜氨双核络合正离子Cu(II)‑T,再将Cu(II)‑T与上述含Na+带负电的[SiO4]硅氧四面体二维纳米层载体超声搅拌混合,使铜氨双核络合正离子Cu(II)‑T插入到含Na+带负电的[SiO4]硅氧四面体二维纳米层载体中与Na+置换,制备所得二维纳米层硅酸铜Cu(II)‑T/[SiO4];所述SiO2为硅溶胶、水玻璃、沉淀白炭黑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二价氯化铜化合物为CuCl2、Cu(ClO4)2·6H2O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无水醇类溶剂为无水甲醇、无水乙醇中的至少一种;(4)以所述的二维纳米层硅酸铜Cu(II)‑T/[SiO4]为催化剂,在混合有机溶剂中通入氧气并不断搅拌条件下,使反应原料2,6‑二甲基苯酚以单分子形式不断通过(1)所述的二维纳米层硅酸铜Cu(II)/T‑[SiO4]催化剂的纳米板层间,以其纳米板层间距控制副产聚合物的生成,从而选择性催化氧化偶联成目标产物3,3’,5,5’‑四甲基‑4,4’‑联苯二醌,提高目标产物3,3’,5,5’‑四甲基‑4,4’‑联苯二醌的产率;所述混合有机溶剂为乙醇或甲醇与三氯甲烷的混合物,其体积比为0.1~1∶1;(5)据(4)所述的催化2,6‑二甲基苯酚氧化偶联成目标产物3,3’,5,5’‑四甲基‑4,4’‑联苯二醌的反应,是将反应原料2,6‑二甲基苯酚、二维纳米层硅酸铜Cu(II)‑T/[SiO4]催化剂、混合有机溶剂按照1∶0.5~0.8∶60~120的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控制反应温度50~60℃、通氧速率为1~2L/(min*L反应液),反应17~19h后,结束反应,冷却、过滤回收的催化剂经氯仿洗涤3次、60℃真空干燥12小时备下次重复使用,滤液在50℃减压旋蒸冷凝回收混合有机溶剂,旋蒸后剩余红色固体粉末即为目标产物3,3’,5,5’‑四甲基‑4,4’‑联苯二醌,产物质量收率为91.69%,产品纯度为97.6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嘉盛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嘉盛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89426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