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真空长效润滑性能碳薄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72155.8 | 申请日: | 201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34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吉利;李红轩;刘晓红;周惠娣;陈建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兰州中科凯路润滑与防护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06 | 分类号: | C23C14/06;C23C14/35;C23C14/02 |
代理公司: | 兰州智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1 | 代理人: | 张英荷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真空长效润滑性能碳薄膜的制备方法,是采用具有特殊纳米形貌和高催化特性的金属Cu为靶材,以氩气为溅射气体,以甲烷为反应气源,利用碳氢气源在靶材表面形成石墨烯前躯体,进而溅射制备具有石墨烯纳米结构镶嵌的碳薄膜材料。由于石墨烯自身具有优异的力学强度和弹性变形能力,碳膜中的石墨烯中呈有序纳米结构可以起到增强剂的作用,大幅改善碳薄膜的力学性能,尤其是缓解非晶碳膜自身高的内应力,赋予其优异的韧性和真空环境下超低的摩擦系数及长寿命。鉴于其真空超低摩擦、长寿命、高硬度、高化学稳定等综合性能优势,本发明技术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各领域真空环境下使用的运动部件的表面润滑处理。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真空 长效 润滑 性能 薄膜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具有真空长效润滑性能碳薄膜的制备方法,是由以下设备和工艺完成:设备:该工艺过程在一个具有四个靶位的磁控溅射镀膜机上完成;其中两个靶装配步骤(1)处理后的金属Cu靶材,连接有一台中频溅射电源进行激励;另两个靶装配硅靶材,也连接有一台中频溅射电源进行激励;样品架连接有一台脉冲偏压电源施加负电压;制膜工艺:(1)金属Cu靶的预处理:利用常规磁控溅射技术,先在金属Cu靶材表面预沉积一层Cu薄膜;然后在真空或惰性气氛保护下,将预沉积有Cu薄膜的Cu靶材于700~900℃热处理10~60 min;处理后靶材表面形成一层Cu纳米颗粒;(2)碳薄膜材料的制备等离子体清洗表面:将待镀膜部件安置于镀膜腔体内样品架上;真空腔内气压抽至1.0×10‑3 Pa以下,通入高纯氩气,对待镀膜部件进行常规的氩气等离子体清洗刻蚀;② 沉积硅过渡层:以氩气为溅射气体,硅靶为溅射靶材,调节氩气流量,在腔体溅射气压为0.3~0.8 Pa,靶溅射功率范围为5~30 W/cm2,偏压为100~400 V下,溅射沉积一层50~600 nm厚的硅过渡层;③ 沉积碳润滑层:以步骤(1)处理后的金属Cu靶材为溅射靶,以氩气为溅射气体,以甲烷为反应气源,在溅射气压为0.3~0.8 Pa,靶溅射功率范围为5~30 W/cm2,基本偏压为‑100~‑400 V下,溅射沉积厚度为1~5 um的碳润滑薄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兰州中科凯路润滑与防护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兰州中科凯路润滑与防护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87215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