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氮化硼的复合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60089.5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1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冼耀琪;袁朋;姜雄;曾建华;杨道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K9/06 | 分类号: | C08K9/06;C08K9/02;C08K7/00;C08K7/18;C08K3/08;C08L63/00;C09K5/14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5112 | 代理人: | 周雯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氮化硼的复合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热界面材料技术领域,主要为了解决如何提高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及接触热阻问题,该方法采用合适的偶联剂对六方氮化硼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提高氮化硼与基体材料的亲和性与分散性,使其能良好分散在基体材料中,减少发生集聚而产生高与基体间的界面热阻。随后掺杂六方氮化硼到纳米铜和环氧树脂的复合材料中,利用纳米铜粒子在固化时出现的熔融状态来增强氮化硼层间连接,形成三维热流导通网络,进一步减少了复合材料内部的界面热阻,从而整体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氮化 复合 界面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氮化硼的复合热界面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纳米铜和环氧树脂的复合热界面材料,具体分步骤如下:(1)将环氧树脂与固化剂混合搅拌得到混合液;(2)将除杂且干燥后的纳米铜颗粒加入所述混合液中,并加入稀释剂搅拌研磨;(3)加入丙酮并且进行超声分散;(4)加热搅拌并真空脱泡3~5小时得到纳米铜和环氧树脂的复合热界面材料;步骤二,制备基于氮化硼的复合热界面材料,具体分步骤如下:(1)使用硅烷偶联剂对氮化硼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并进行真空干燥;(2)将干燥后的氮化硼加入所述纳米铜和环氧树脂的复合热界面材料中,并加入稀释剂搅拌研磨得到复合物混合液;(3)在所述复合物混合液中加入丙酮并超声分散;(4)将消声分散后的复合物混合液在真空下加热并缓慢搅拌,真空脱泡 5‑8 小时得到基于氮化硼的复合热界面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76008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