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修复油缸缸筒的装置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8611.9 | 申请日: | 2017-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82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孟德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原平市恒泰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6/00 | 分类号: | B23P6/00;B23P23/04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郑晋周 |
地址: | 0341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修复油缸缸筒的装置及工艺,属于油缸缸筒修复技术领域,可解决现有技术油缸缸筒的修复效果不理想以及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包括机架、减速机、电机、尾座、中频加热器和铜圈,减速机位于机架底部,电机位于机架一端的平台,尾座位于机架另一端的平台,其中尾座一侧设有顶轴Ⅰ,另一侧设有手柄Ⅰ,减速机上设有手柄Ⅱ,电机输出轴处设有顶轴Ⅱ,顶轴Ⅰ和顶轴Ⅱ的端部分别设有顶尖,机架平台在尾座的一侧设有排水管,机架底部设有行走轮和行走轨道,将油缸缸筒放置机架,用中频加热器加热,同时冷却,加热至油缸缸筒端口完毕。本发明有效解决了油缸缸筒涨肚的问题,达到二次使用的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复 油缸缸筒 装置 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修复油缸缸筒的工艺,实现该工艺的装置包括机架(1)、减速机(2)、电机(3)、尾座(4)、中频加热器和铜圈(5),减速机(2)位于机架(1)底部,电机(3)位于机架(1)一端的平台,尾座(4)位于机架(1)另一端的平台,其中尾座(4)一侧设有顶轴Ⅰ(6),另一侧设有手柄Ⅰ(7),减速机(2)上设有手柄Ⅱ(8),电机(3)输出轴处设有顶轴Ⅱ(9),顶轴Ⅰ(6)和顶轴Ⅱ(9)的端部分别设有顶尖(10),机架(1)平台在尾座(4)的一侧设有排水管(11),机架(1)底部设有行走轮(12)和行走轨道(13),所述铜圈(5)为直径1.5cm的铜管,铜圈(5)内外表面均设有若干直径0.5mm的通水孔,铜圈(5)的一端连接有冷却水,所述顶轴Ⅰ(6)和顶轴Ⅱ(9)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水平线,所述尾座(4)底部设有导轨,机架(1)平台上设有与导轨匹配的轨道,其特征在于:利用该装置修复油缸缸筒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用车床切去油缸缸筒(14)的缸底;第二步,清除油缸缸筒(14)内外表面油漆及污渍;第三步,把铜圈(5)套在油缸缸筒(14)的外面,铜圈(5)的一端连接冷却水;第四步,将切去缸底的油缸缸筒(14)架设在顶轴Ⅰ(6)和顶轴Ⅱ(9)的端部的顶尖(10)之间;第五步,开启减速机(2)、冷却水开关,随后开启中频加热器使其电流调至300‑350A,通过中频加热器向油缸缸筒(14)加热,一边加热一边冷却;第六步,加热20‑25min,使油缸缸筒(14)外壁温度达到800‑805℃时,将中频加热器电流调至200‑250A;第七步,随着机架(1)的移动,当加热至油缸缸筒(14)端口时,关闭中频加热器,待油缸缸筒(14)温度冷却至50℃时,关闭冷却水开关和减速机(2),将顶尖(10)后退,取下油缸缸筒(14),进行后续加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原平市恒泰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原平市恒泰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5861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爆容器消波板组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螺纹孔焊接修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