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铁两用液压挖掘机行走转换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4515.7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83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海;朱涛;李超;孙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F1/00 | 分类号: | B60F1/00;E02F9/00 |
代理公司: | 51200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舒启龙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铁两用液压挖掘机行走转换机构,包括液压系统和机械结构;所述机械结构包括安装在挖掘机底盘下方前侧的前行走转换机构和安装在挖掘机底盘下方后侧的后行走转换机构,所述前行走转换机构和所述后行走转换机构的结构完全相同且对称设置;还包括整车升降装置液压缸,其上端与挖掘机底盘固定连接,下端连接到圆齿轮盘,圆齿轮盘与其下方的方形底盘配合;所述液压系统包括邮箱、液压泵、整车回转装置、整车升降装置和轨道钢轮收放装置。本发明能在不损害钢轨的情况下凭借自身的行走转换机构完成上轨的动作,然后从公路模式切换到铁路模式,且不需要借助专门的平交道口,或是人为另行铺设道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用 液压 挖掘机 行走 转换 机构 | ||
【主权项】:
1.一种公铁两用液压挖掘机行走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结构和液压系统;所述机械结构包括安装在挖掘机底盘(41)下方前侧的前行走转换机构和安装在挖掘机底盘(41)下方后侧的后行走转换机构;所述前行走转换机构包括一根轮轴(43),轮轴(43)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连接有一个轨道钢轮(42);/n所述前行走转换机构左侧的轨道钢轮(42)内侧的轮轴(43)上设有一个折叠支撑装置;所述折叠支撑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47)与第二连接件(48),第一连接件(47)与第二连接件(48)配合后连接到左侧轨道钢轮(42)内侧的轮轴(43)上,第二连接件(48)的顶部与连接杆件(49)的底部固定连接,连接杆件(49)的顶部与第三连接件(54)铰接,第三连接件(54)与挖掘机底盘(41)固定连接;还包括呈倾斜设置的轨道钢轮收放液压缸(50),其顶部的缸桶与挖掘机底盘(41)铰接,其底部的活塞杆铰接到连接杆件(49)的侧面;/n所述前行走转换机构右侧的轨道钢轮(42)内侧的轮轴(43)上设有同左侧相同的折叠支撑装置;/n所述后行走转换机构和所述前行走转换机构的结构完全相同且对称设置;/n还包括整车升降液压缸(51),其上端与挖掘机底盘(41)固定连接,下端连接到圆齿轮盘(52),圆齿轮盘(52)与其下方的方形底盘(53)配合;方形底盘(53)上通过法兰盘安装有液压马达(3)和减速器(2),减速器(2)的内齿圈与圆齿轮盘(52)的外齿圈啮合,从而带动挖掘机整车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n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油箱(10)、液压泵(39)、整车回转装置(1)、整车升降装置(12)和轨道钢轮收放装置(26);液压泵(39)与电机(40)连接,过滤器(11)的进油口连接到油箱(10),过滤器(11)的出油口连接到液压泵(39)的进油口,液压泵(39)的出油口同时连接到整车回转装置(1)、整车升降装置(12)、轨道钢轮收放装置(26)和第三溢流阀(38)的进油口(6),第三溢流阀(38)的出油口连接到油箱(10);/n所述整车回转装置(1)包括减速器(2)、液压马达(3)、液控锁止装置(4)、第一单向阀(5)、第二单向阀(6)、第一溢流阀(7)、第二溢流阀(8)和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9);液压泵(39)的出油口连接到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9)的第一油口,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9)的第三油口同时连接到第一溢流阀(7)的进油口、第一单向阀(5)的出油口和液压马达(3)的进油口;液压马达(3)的出油口同时连接到第二单向阀(6)的出油口、第二溢流阀(8)的进油口和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9)的第四油口;液压马达(3)通过液控锁止装置(4)与减速器(2)连接;第一单向阀(5)的进油口、第二单向阀(6)的进油口、第一溢流阀(7)的出油口和第二溢流阀(8)的出油口连接到一起并同时连接到和过滤器(11)的进油口,过滤器(11)的出油口连接到油箱(10);/n所述整车升降装置(12)包括第一液压缸组(13)、第二液压缸组(14)和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25);第一液压缸组(13)包括第一液压缸(15)、第二液压缸(16)、第一蓄能器(19)、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1)和第一节流阀(23);第二液压缸组(14)包括第三液压缸(17)、第四液压缸(18)、第二蓄能器(20)、第三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2)和第二节流阀(24);液压泵(39)的出油口同时连接到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1)的第一油口和第三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2)的第二油口;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1)的第三油口同时连接到第一液压缸(15)的第一油口、第二液压缸(16)的第一油口、第一蓄能器(19)的进油口和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25)的进油口,第一液压缸(15)的第二油口和第二液压缸(16)的第二油口连接到一起并连接到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1)的的第四油口,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1)的第二油口连接到第一节流阀(23)的进油口;第三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2)的第四油口同时连接到第三液压缸(17)的第一油口、第四液压缸(18)的第一油口、第二蓄能器(20)的进油口和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25)的出油口,第三液压缸(17)的第二油口和第四液压缸(18)的第二油口连接到一起并连接到第三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2)的第三油口,第三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2)的第一油口连接到第二节流阀(24)的进油口;第二节流阀(24)的出油口和第一节流阀(23)的出油口连接到一起并连接到过滤器(11)的进油口,过滤器(11)的出油口连接到油箱(10);/n所述整车升降液压缸(51)包括第一液压缸(15)、第二液压缸(16)、第三液压缸(17)和和第四液压缸(18);/n所述轨道钢轮收放装置(26)包括第三液压缸组(27)、第四液压缸组(35)和第三节流阀(32);第三液压缸组(27)包括第五液压缸(28)、第六液压缸(29)、蓄能器(30)和第四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31),第四液压缸组(35)包括第七液压缸(36)、第八液压缸(37)、第四蓄能器(34)和第五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33);液压泵(39)的出油口同时连接到第四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31)的第一油口和第五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33)的第三油口;第四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31)的第三油口同时连接到第五液压缸(28)的第一油口、第六液压缸(29)的第一油口和第三蓄能器(30)的进油口,第五液压缸(28)的第二油口和第六液压缸(29)的第二油口连接到一起并连接到第四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31)的第四油口;第五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33)的第一油口同时连接到第七液压缸(36)的第一油口、第八液压缸(37)的第一油口和第四蓄能器(34)的进油口,第七液压缸(36)的第二油口和第八液压缸(37)的第二油口连接到一起并连接到第五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33)的第二油口;第五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33)的第四油口和第四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31)的第二油口连接到一起并连接到第三节流阀(32)的进油口,第三节流阀(32)的出油口连接到油箱(10);/n所述轨道钢轮收放液压缸(50)是指第五液压缸(28)或第六液压缸(29)或第七液压缸(36)或第八液压缸(37)。/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5451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用牵引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两栖车辆水/陆集成操纵式动力转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