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油及石油产品在不同压力下倾点的测量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97372.0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56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林伯韬;高彦芳;金衍;陈勉;侯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N25/04 | 分类号: | G01N25/04 |
代理公司: | 11367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孙海波 |
地址: | 1022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油及石油产品在不同压力下倾点的测量装置,包括氮气瓶、管线、两个支架和双腔压力系统,所述双腔压力系统设置在两个支架之间。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调节压力微调器Ⅰ,使试验缸的内、外压力腔的压力均为P;调节压力微调器Ⅱ,使内压力腔的压力也减小1‑2个大气压;调节温度调节器,每次温度降低0.1‑2℃,同时观察压力传感器的示数是否有变化,若有变化,说明原油或石油产品在压力P下没有达到倾点,若没有变化,说明原油或石油产品在压力P下达到倾点。该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可以测试稠油和超稠油的倾点,亦可测量不同原油及石油产品在不同压力下的倾点。 | ||
搜索关键词: | 原油 石油 产品 不同 压力 下倾 测量 装置 及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采用原油及石油产品在不同压力下倾点的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按照先后顺序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连接测量装置,测量装置,包括氮气瓶、管线、两个支架,所述管线与所述氮气瓶连接,所述支架支撑所述管线,还包括双腔压力系统,所述双腔压力系统设置在两个支架之间,所述双腔压力系统的两侧分别设置高压软管,所述高压软管通过旋转接头与所述管线连接;双腔压力系统包括工作台、旋转铰链、温度调节器、试验缸、试验缸盖、玻璃筒、插入式温度传感器、压力指示表Ⅰ、压力指示表Ⅱ、压力微调器Ⅰ、压力微调器Ⅱ、阀门Ⅰ、阀门Ⅱ和压力传感器;管线上安装压力粗调器、阀门Ⅲ、氮气过滤器、泄压阀Ⅰ、阀门Ⅳ、安全阀、泄压阀Ⅱ;将温度调节器调整到竖直状态;打开试验缸盖,将经过预热处理的原油或石油产品装入试验缸内至液位刻度线的位置;/n步骤二:关闭泄压阀Ⅰ,打开泄压阀Ⅱ、压力微调器Ⅰ、压力微调器Ⅱ以及安装在管线上的所有阀门;打开氮气瓶,调节压力粗调器控制压力值不大于2个大气压,将装置内的空气驱替出去,驱替时间为5min;关闭泄压阀Ⅱ,观测压力指示表Ⅰ和压力指示表Ⅱ的压力示数,若压力示数稳定,则装置的密封性良好;/n步骤三:根据测试上倾点和/或下倾点对预热处理的不同要求,通过控制温度调节器对试验缸内的原油或石油产品进行预热处理;/n步骤四: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和压力微调器Ⅱ;打开氮气瓶,通过压力粗调器和压力微调器Ⅰ将压力调整到P,此时压力指示表Ⅰ和压力指示表Ⅱ的压力示数均为P,即试验缸的内压力腔和外压力腔的压力均为P;/n步骤五:调节压力微调器Ⅱ,使压力指示表Ⅱ的压力示数减小1-2个大气压,此时内压力腔的压力也减小1-2个大气压;/n步骤六: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调节温度调节器,使温度降低0.1-2℃,同时观察压力传感器的示数是否有变化,若有变化,则内压力腔的液面上升,说明原油或石油产品在压力P下没有达到倾点;/n步骤七: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调节压力微调器Ⅱ,使压力指示表Ⅱ的压力示数恢复到P,此时内压力腔的压力也恢复到P,内压力腔和外压力腔的液面相持平;/n步骤八:重复步骤五至步骤七,直至压力传感器的示数没有变化,内压力腔的液面不上升,说明原油或石油产品在压力P下达到倾点;记录插入式温度传感器的示数T,即为采用自动气压式测量方法得到的原油或石油产品在压力P下的倾点;/n步骤九:重复步骤四至步骤八,改变压力P,得到原油或石油产品在不同压力P下的倾点;以T为横坐标,P为纵坐标,连结不同压力下的倾点,拟合成一条连续的曲线,即得到原油或石油产品在不同压力下倾点的图版;/n步骤十:试验结束后,关闭氮气瓶,打开泄压阀Ⅰ和泄压阀Ⅱ,使装置内的温度和压力在自然条件下降至常温、常压;打开试验缸盖,适当增加试验缸内的温度,将试验缸倾斜90°,使原油或石油产品流出。/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59737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