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网络中基于双连接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能效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82033.5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6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吴远;毛浩伟;柴浩涵;杨晓维;钱丽萍;黄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28/04 | 分类号: | H04W28/04;H04W28/06;H04W52/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无线网络中基于双连接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能效优化方法,包括(1)MU通过双连接技术获得来自mBS和sAP的数据流量服务,同时mBS和sAP通过NOMA技术发送数据;(2)分析系统特性对问题进行等价转化;(3)根据转化后的问题,证明转化后的问题是一个严格的凸优化问题,因此可以做到高效求解;(4)将求得的转化问题的解迭代回原问题,求得原问题的最优解;(5)验证原问题可行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既保障MU的数据需求,又满足sAP回程容量,同时最小化系统总功耗的可行且高效的优化方法,以提高系统能量利用率,优化系统资源的配置。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网络 基于 双连 正交 接入 能效 优化 方法 | ||
【主权项】:
无线网络中基于双连接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能效优化方法,步骤如下:(1)在宏蜂窝基站mBS的覆盖范围下总共有T个移动用户MU,同时部署了一个小蜂窝辅助网络接入点sAP通过“双连接”为移动用户MU提供数据分流服务;在该情况下,宏蜂窝基站mBS和小蜂窝辅助网络接入点sAP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发送数据;考虑到该技术特性,首先引入两个索引集从不同角度表示T个移动用户MU,从mBS角度引入索引集从sAP角度引入索引集为了便于说明,对于专利中出现的专用名词有如下说明:mBS:宏蜂窝基站;sAP:小蜂窝辅助网络接入点;MU:移动用户;NOMA: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SIC:连续干扰消除机制;考虑mBS至MU部分,由于SIC,对mBS到所有MU的信道增益按照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故有以下排序:gB1>gB2>…>gBj>gBi>…>gBT (1)其中gBi表示mBS到第i个MU的信道增益,在下文中提到的第i个MU或第j个MU均是在索引集中的;然后考虑sAP至MU部分,同样由于SIC,对信道增益按照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有以下排序:hS1>hS2>…>hSn>hSm>…>hST (2)其中hSm表示sAP到第m个MU的信道增益,在接下来的说明中提到的第m个MU或第n个MU均是在索引集中的。因为索引集和的存在,每个MU都有一个二维索引(i,m),也就是说,某个特定的MU对于mBS来说是排列在第i个,而对于sAP来说是排列在第m个;因此,引入一个映射:m=Φ(i)将i与m联系起来,mBS通过与sAP进行数据交互来计算获得Φ(i),使用Φ(i)来确保每个MU通过双连接获得的总吞吐量满足它的需求;(2)在mBS端,每个MU的信道增益都是已知的;基于NOMA,mBS会将所有的数据叠加在同一频段上发送给每个MU;在MU端,使用SIC消除部分同频干扰;对于MUi,在接收数据中首先解码MUk的数据,需要说明此处的k>i即特指MU是排列在MUi后面的,然后将解码后的数据从接收数据中删除,具体的操作顺序是k=T,T‑1,T‑2,…,i+1;同时将MUj的数据信号视为干扰噪声,需要说明此处的j<i即特指MU是排序在MUi前面的,根据以上的解码机制,由mBS到MUi的吞吐量为:其中相关参数定义如下:pBi:mBS到MUi的发射功率;RBi:mBS到MUi的吞吐量;WB:mBS的总带宽;nB:mBS的背景噪声。相似的,在sAP端使用NOMA发送数据。因此由sAP到MUm的吞吐量为:其中相关参数定义如下:pSm:sAP到MUi的发射功率;RSm:sAP到MUi的吞吐量;WS:sAP的总带宽;nS:sAP的背景噪声;(3)考虑单个mBS和单个sAP使用不同频段信道进行数据分流的情形,因此在这两者之间不存在相互干扰,通过使用双连接技术,每个MU可以同时从mBS和sAP获得数据流量;为满足每个MU的数据流量需求,设置了如下的限制条件:其中RSΦ(i)就是RSm,表示MUi的数据流量需求;同时,考虑到sAP的回程容量限制,添加了如下的限制条件:其中表示sAP的回程容量;在无线网络中,mBS和sAP通过NOMA发送数据,并且应用SIC在mBS端和sAP端消除MU共用信道而产生的部分干扰,在保证每个MU数据需求和不超过sAP回程容量的情况下最小化系统总功率消耗的优化问题,记为TPM,描述为如下所示的优化问题:其中相关参数定义如下:符合问题要求的系统功耗的最优值;mBS的总功率;sAP的总功率。该问题是两端的功率分配问题,问题的最优解也就是在满足MU数据需求的情况下系统功率消耗的最小值。参数符号中出现的上标“*”表示参数在优化问题中是最优值;(4)问题TPM是一个非凸优化问题,等价转化为凸优化问题求解;引入βBi来表示mBS到MUi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即:在此假设是给定的,通过以上公式就可以递归计算出mBS到MUi的最小发射功率,表示如下:根据此式可获得mBS端最小总功率消耗表示如下:其中假设gB0是一个足够大的值,因此对于以上的结论,通过数学归纳法来证明,且有如下的证明过程:步骤4.1:在T=1时,由结论可以获得与mBS到MUi的最小发射功率表达式相符;步骤4.2:假设对于结论是成立的;步骤4.3:进一步添加第i+1个MU,同时保证gBT>gBT+1,当证明以下等式成立,即可证明提出的结论正确;步骤4.4:对步骤4.3的证明;a.对于T+1有b.因此可以获得证明完毕;相似的,sAP端也有相似的结论,即:对于给定的也相似的给出sAP对MUm的最小发射功率:故sAP端最小总功率消耗表示如下:其中假设hS0是一个足够大的值,因此以上推论的证明与mBS端一致;(5)将与视为变量,同时应用mBS端和sAP端最小总功率表达式,便可以将TPM问题等价转化为如下的速率分配问题,记为RS:RS问题表示如何合理分配MU对mBS和sAP的数据需求,为了更详细的反应该点,引入如下两个变量:借助{xBi}和{ySm}可对RS问题进行转化,将转化后的问题记为RS‑E:(RS-E):minΣi=1T(nBgBi-nBgBi-1)2Σj=iTxBj+Σm=1T(nshSm-nshSm-1)2Σn=mTySn]]>subjectto:Σi=1T(nBgBi-nBgBi-1)2Σj=iTxBj≤nBgBT+PBtot,---(23)]]>Σm=1T(nshSm-nshSm-1)2Σn=mTySn≤nShST+PStot,---(24)]]>考虑到和RS‑E问题就是一个速率分配问题,也就是说,将MUi的数据需求划分为两部分(WBxBi,WSySΦ(i))来最小化mBS和sAP的总功率消耗;(6)RS‑E问题的目标函数是一个严格的凸函数,并且该问题中的两个限制条件:和构成了一个凸可行域;因此,RS‑E问题是一个严格的凸优化问题;因为RS‑E问题是一个严格的凸优化问题,故可以高效的求解该问题,将底层问题的解迭代回原问题,同样可以高效的求解原问题,详细步骤描述如下:步骤6.1:利用RS‑E问题的凸性求解该问题,获得最优解和步骤6.2:利用xBi=log2(1+βBi)和可获得步骤6.3:利用和可获得步骤6.4:同理,获得按照以上步骤便完整的求解了原TPM问题;(7)判断原TPM问题可行性;对RS‑E问题做简单的修改,并通过求解修改后的问题来验证原TPM问题的可行性,修改后的问题记为Fea‑Check,且表示如下:(Fea-Check):V*=minΣi=1T(nBgBi-nBgBi-1)2Σj=iTxBj]]>subjectto:Σm=1T(nshSm-nshSm-1)2Σn=mTySn≤nShST+PStot,---(27)]]>同样的与RS‑E问题相似,Fea‑Check问题的目标函数是一个严格的凸函数,同时限制条件:构成一个凸可行域;因此,Fea‑Check问题是一个严格的凸优化问题;可以高效的求解该问题获得V*;对于Fea‑Check问题的最优解V*,如果有那么在给定的条件下,原TPM问题是可行的,反之,则原TPM问题不可行;在的情况下,Fea‑Check问题总是可行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58203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合金球热处理炉机构
- 下一篇:一种固体废弃物金属热分级提炼收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