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古村落污染拦截和水体净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79798.3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6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涂保华;张晟;胡卫平;郑述隆;樊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E02B3/04;E02B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古村落污染拦截和水体净化系统,包括生态驳岸、人行道、滤岛和隔水坝;生态驳岸位于水体的岸上,为斜坡式结构,生态驳岸与水体之间采用人行道隔开,生态驳岸与人行道接触的一侧设有过滤墙,人行道底部设有若干排水口;滤岛位于水体中靠近岸的一边,两个滤岛中间为水流区,滤岛与水流区之间由透水挡墙和透水挡墙上的隔水坝分开;滤岛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滤料层,上层为土壤层,滤岛为矩形或弧形结构,朝向水体上游方向开口,以接纳来自上游的流水。 | ||
搜索关键词: | 村落 污染 拦截 水体 净化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古村落污染拦截和水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态驳岸(1)、人行道(2)、滤岛(3)和隔水坝(4);所述的生态驳岸(1)位于水体的岸上,为斜坡式结构,并与河岸平行设置,生态驳岸的下部与水体由人行道(2)隔开;生态驳岸(1)的下层为防渗层(5),为降低造价,所述防渗层采用素土夯实,防渗层上部为耕作层(6),耕作层(6)由素土和河道淤泥混合而成;生态驳岸(1)与所述人行道(2)接触的一侧设有过滤墙(7),所述过滤墙(7)由卵石或碎石充填而成;所述的生态驳岸(1)的建造按如下步骤实施:㈠测量、计算河岸斜坡的长度、坡度,确定生态驳岸(1)的结构;㈡剥离施工区的表层土,剥离深度为0.5~1.2米;对剥离后的河岸斜坡进行夯实形成防渗层(5);㈢施工建造人行道(2),所述人行道(2)的高度和宽度根据当地地形设计,人行道(2)下部每隔1~2米设置排水口(9);人行道(2)的设计与地形结合,美化环境;㈣沿着人行道(2)与生态驳岸(1)接触的墙体下部充填卵石或碎石作为过滤墙(7),过滤来自生态驳岸体土壤的渗滤水,所述过滤墙(7)高于人行道的排水口(9),防止堵塞人行道的排水口(9);㈤在防渗层(5)上充填剥离的素土,素土的充填厚度为0.2~0.4米;㈥在素土上充填河道的淤泥,淤泥的充填厚度为0.1~0.3米;㈦再在淤泥上覆盖剥离的素土,素土的充填厚度为0.2~0.4米;㈧选种植物;生态驳岸(1)选种的植物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①耐污能力强;②采用乡土物种,因土种植,因地制宜;③抗病能力强;④易于收获、便于处置;⑤根系发达,茎叶茂密;⑥以观赏为主;所述人行道(2)由无砂混凝土制成,与河岸平行设置;所述滤岛(3)位于水体中靠近岸的一边,两个滤岛(3)中间为水流区(10),滤岛(3)与水流区(10)之间由透水挡墙(11)和透水挡墙上的隔水坝(4)分开;滤岛(3)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滤料层(12),上层为土壤层(13);所述滤岛(3)为矩形或弧形结构,朝向水体上游方向开口,以接纳来自上游的流水;所述的滤岛(3)的建造按如下步骤实施:1)测量、计算水体,确定滤岛(3)的位置、结构;2)对水体下部进行清淤,清出的淤泥用于建造生态驳岸(1)的耕作层(6);3)施工建造透水挡墙(11),所述透水挡墙(11)的高度和宽度根据地形设计,透水挡墙(11)的墙体每隔1~2米设置若干排水孔(15);所述透水挡墙(11)由无砂混凝土制成;4)在人行道(2)和透水挡墙(11)之间充填卵石或碎石作为滤料层(12);5)在透水挡墙(11)上安装隔水坝(4);6)在滤料层(12)上充填剥离的素土,形成土壤层(13),素土的充填厚度为0.2~0.4米;7)再在土壤层(13)上选种植物;根据滤岛(3)中的水深选种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或沉水植物;所述隔水坝(4)是袋式结构,用高强度合成纤维织物为受力骨架,内外涂敷橡胶作保护层,加工成高强度胶布,将其固定在透水挡墙(11)上,通过充排管路充填水或气体使其膨胀,利用充填的水或气体的多少来调节隔水坝(4)的高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579798.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生物厌氧消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养虾的水质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