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蟹猴双边腓骨截骨术制作的骨缺损模型的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72007.4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8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刘萧;袁红江;杨楠;曾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澎立生物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D1/00 | 分类号: | A61D1/00;A01K67/027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研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食蟹猴双边腓骨截骨术制作的骨缺损模型的构建方法。该方案中包括以下步骤:无菌条件下,对动物进行麻醉后,在手术肢上,于腓骨末端用手术刀做一个小型刺切口,用克氏针从腓骨末端插入,固定后将其插入腓骨骨髓腔2cm。随后在腓骨上做一个切口,钝性分离其上的肌肉,使腓骨暴露,将腓骨周围软组织牵开,标记出需要行截骨术的部位,在腓骨上切除1.5cm长的部分,截骨术完成后,检查骨断端,将此前置于腓骨末端的克氏针继续插入,横跨截断处,切断远端腓骨外露的克氏针,将切断后的断端使用冲头和骨科锤钉入腓骨内。本发明为探明骨缺损发生的病因及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与人类更为相关的实验数据。 | ||
搜索关键词: | 腓骨 截骨 骨缺损 克氏针 食蟹猴 构建 生物医学研究 钝性分离 临床治疗 实验数据 无菌条件 软组织 手术刀 外露 骨断端 骨髓腔 截断 冲头 锤钉 断端 远端 制作 病因 骨科 横跨 麻醉 切除 肌肉 暴露 检查 | ||
【主权项】:
1.一种食蟹猴双边腓骨截骨术制作的骨缺损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动物麻醉:肌肉注射0.05mg/kg阿托品,5‑10min后,肌肉注射4mg/kg氯胺酮,进行麻醉,此后使用含1.5‑5%异氟烷的0.8‑1.5L/min氧气做维持麻醉;B.术肢固定:实验猴被带入手术室,置仰卧位,将手术肢固定,随后在对侧肢上行同样的操作步骤,实验猴两足均被包裹后,使用预先开口以供足部伸出的手术铺巾覆盖其身体;C.手术过程:在手术肢上,于腓骨末端用手术刀做一个小型刺切口,用一根1.2mm直径,10cm长的克氏针从腓骨末端插入,在确保克氏针固定后,将其插入腓骨骨髓腔2cm,随后在腓骨上做一个4‑5cm长的正面切口,钝性分离其上的肌肉,使腓骨暴露,使用手持牵开器将腓骨周围软组织牵开,形成约1cm宽的开口,使用无菌笔在腓骨上标记出需要行截骨术的部位,用牙科钻的震荡锯头在腓骨上切除1.5cm长的部分,截骨术完成后,检查骨断端,确保没有残余骨膜覆盖在骨截面处,将此前置于腓骨末端的克氏针继续插入,横跨截断处,插入对侧断端1cm深,切断远端腓骨外露的克氏针,将切断后的断端使用冲头和骨科锤钉入腓骨内。D.术后处理:术后3天,实验猴将持续接受不少于0.02mg/kg丁丙诺啡肌肉注射,每天两次,间隔约8小时;手术结束时及术后3天,使用头孢曲松钠50mg/kg肌注,以防止感染;术后3天,每天至少2次监测动物的疼痛,不舒适,肢体使用缺陷和其它生命体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澎立生物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澎立生物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57200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