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塑时避免产生熔合痕的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26490.2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4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唐应炳 | 申请(专利权)人: | 泸州市胜科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27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冯龙 |
地址: | 6461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注塑时避免产生熔合痕的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在后模上设置有成形台,在相邻两个进胶点之间均设置有顶槽和底槽,顶槽位于成形台上,在成形台上远离后模的端面上设置有一端与顶槽连通的导流孔Ⅰ;所述底槽位于后模上靠近前模的端面上,在后模上靠近前模的端面上设置有一端与底槽连通的导流孔Ⅱ。通过设置顶槽、导流孔Ⅰ、底槽和导流孔Ⅱ,以使最先通过各个进胶点进入型腔中的熔融体经由导流孔Ⅰ的另一端流入顶槽中或者经由导流孔Ⅱ进入底槽,将温度降低的熔融体排入顶槽或底槽中,以便于熔融体在型腔中接触相融并成形产品时温差小,以避免温差过大导致熔合痕的产生,进而高了产品强度和使用寿命。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避免 产生 熔合 模具 | ||
【主权项】:
注塑时避免产生熔合痕的模具,包括前模(1)和后模(2),在后模(2)上靠近前模(1)的端面上设置有成形台(3),前模(1)与后模(2)配合时,成形台(3)位于前模(1)中,且熔融体从前模(1)中心线处流入成形台(3)上远离后模(2)的端面上,并经由导胶槽(4)的多个进胶点(5)流入前模(1)和后模(2)之间的型腔中,其特征在于:在相邻两个进胶点(5)之间均设置有顶槽(6)和底槽(7),所述顶槽(6)位于成形台(3)上远离后模(2)的端面上,在成形台(3)上远离后模(2)的端面上设置有一端与顶槽(6)连通的导流孔Ⅰ(8);所述底槽(7)位于后模(2)上靠近前模(1)的端面上,在后模(2)上靠近前模(1)的端面上设置有一端与底槽(7)连通的导流孔Ⅱ(9);注胶时,最先通过各个进胶点(5)进入型腔中的熔融体经由导流孔Ⅰ(8)的另一端流入顶槽(6)中或者经由导流孔Ⅱ(9)进入底槽(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泸州市胜科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泸州市胜科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52649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