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段木食用菌培养基的自动化生产设备与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89570.5 | 申请日: | 2017-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8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侯梦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梦斌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9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人工段木食用菌培养基的自动化生产设备,由培养基预热塔盘热交换器,螺杆挤出总成,菌种接种总成,塑料外袋包装总成等等构成;其生产人工段木食用菌培养基工艺如下述将按配方混合好的粉粒状食用菌培养基原料,从培养基预热塔盘热交换器上顶面进料口h送入,历经预热,挤压灭菌定型,接种,包装,包装好人工段木食用菌培养基从阻塞管道b右端送出。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食用菌 培养基 自动化 生产 设备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人工段木食用菌培养基的自动化生产设备,由培养基预热塔盘热交换器(1),抽气泵(2), 圆柱型減压冷却真空腔体(3), 阻塞管道a(4) ,微正压无菌室(5),阻塞管道b(6) 螺杆挤出总成(7) ,有孔半圆托槽(8) ,无孔半圆托槽(9) ,菌种接种总成(10) ,塑料外袋包装总成(11) ,无菌空气过滤器(12) , 鼓气泵构成(13),定长切断总成(14)构成,其特征是培养基预热塔盘热交换器(1)的下出料口h与螺杆挤出总成(7)左端的进料口c联接,螺杆挤出总成(7)右端的出料口c与圆柱型減压冷却真空腔体(3)左端进料口d联接,圆柱型減压冷却真空腔体(3)右端出料口d与阻塞管道a(4)左端联接,阻塞管道a(4)右端与微正压无菌室(5)左边进料口e联接,微正压无菌室(5)右边出料口e与阻塞管道b(6)左端联接;有孔半圆托槽(8)同轴安装在圆柱型減压冷却真空腔体(3)内,有孔半圆托槽(8)左端与圆柱型減压冷却真空腔体(3)左端进料口d联接,有孔半圆托槽(8)右端与圆柱型減压冷却真空腔体(3)右端出料口d联接,承托螺杆挤出总成(7)挤出的人工段木食用菌培养基在圆柱型減压冷却真空腔体(3)内输送,阻塞管道a(4)的直径与人工段木食用菌培养基的直径为机械过渡配合,既保障人工段木食用菌培养基在阻塞管道a(4)内移动输送,又阻塞气体扩散保障圆柱型減压冷却真空腔体(3)与微正压无菌室(5)之间的气压差;抽气泵(2)通过管道联接,抽出圆柱型減压冷却真空腔体(3)内气体,鼓入培养基预热塔盘热交换器(1),圆柱型減压冷却真空腔体内(3)人工段木食用菌培养基因减压而加速蒸发降温,热能输入培养基预热塔盘热交换器(1)预热培养基原料;无孔半圆托槽(9)安装在微正压无菌室(5)内,无孔半圆托槽(9)左端与微正压无菌室(5)左边进料e联接,无孔半圆托槽(9)右端与微正压无菌室(5)右边出料口e联接,在微正压无菌室(5)内承托人工段木食用菌培养基在微正压无菌室(5)内输送;鼓气泵(13)出气口m通过管道与无菌空气过滤器(12)进气口n联接,无菌空气过滤器(12)出气口n通过管道与微正压无菌室(5)进气口k联接,维持微正压无菌室(5)的微正压无菌状态;阻塞管道b(6)左端与微正压无菌室右边出料口e联接,阻塞管道b(6)的直径与包上塑料膜后人工段木食用菌培养基的直径为机械过渡配合,既保障包上塑料膜后人工段木食用菌培养基在阻塞管道b(6)内移动输送,又保障微正压无菌室(5)的微正压无菌状态;微正压无菌室(5)内从左至右还安装有定长切断总成(14),菌种接种总成(10) ,塑料外袋包装总成(11);本发明一种人工段木食用菌培养基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所选用的:培养基预热塔盘热交换器(1),抽气泵(2), 圆柱型減压冷却真空腔体(3), 阻塞管道a(4) ,微正压无菌室(5), 阻塞管道b(6),螺杆挤出总成(7) ,有孔半圆托槽 (8),无孔半圆托槽(8) ,菌种接种总成(10) ,塑料外袋包装总成 (11),无菌空气过滤器(12) , 鼓气泵(13),定长切断总成(14)均为己商品化公知结构总成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梦斌,未经侯梦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8957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灵芝红糖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白灵菇高产培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