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纯机械式采空区束管取气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86723.0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91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唐明云;余聪;邱进伟;戴广龙;张睿卿;胡祖祥;高盼军;秦汝祥;李蒙;江丙友;周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4 | 分类号: | G01N1/24;G01N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分析采空区遗煤自燃危险区域时采空区束管取气装置及方法,本发明的装置包括:五通管、进气管、气缸、活塞头、活塞杆、两个三角支座、连接杆、两个定子、转杆、转环、齿轮、齿条、四个束管接头、六个闸阀、排水管、取气管、两个固定块、四根束管,本发明通过转动转环推动活塞头在气缸中的滑动来提供抽气动力,以此将束管中残留气体和积水排出后,抽取采空区不同位置的气体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分析得出采空区内遗煤自燃危险区域的位置及范围,该装置无需外界提供任何抽气动力,且装置简便、易于搬运,适用范围广,不受工作面外界生产条件的影响,解决了目前煤矿现场工作面在无任何抽气动力情况下,分析采空区遗煤自燃危险区域时采空区束管取气困难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式 采空区 束管取气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纯机械式采空区束管取气装置,所述的装置包括:五通管(1)、进气管(2)、气缸(3)、活塞头(4)、活塞杆(5)、一号三角支座(6)、二号三角支座(7)、固定三角支座的连接杆(8)、两个定子(9)、转杆(10)、转环(11)、齿轮(12)、齿条(13)、四个束管接头(14~17)、六个闸阀(18~23)、排水管(24)、取气管(25)、两个固定块(26)、四根束管(29),所述气缸(3)为圆柱型,其沿中轴线水平放置,由一号三角支座(6)支撑,其一端底面封闭且中央安装有进气管(2),另一端底面开口;所述进气管(2)与五通管(1)相连;所述五通管(1)分别与四个束管接头(14~17)相连;所述四个束管接头(14~17)分别与四根束管相连,所述四根束管分别通向采空区内的抽采点,四根束管接头(14~17)上分别装有闸阀(18~21):所述活塞头(4)与活塞杆(5)相连,置于气缸(3)内且密封其截面:所述连接杆(8)连接一号三角支座(6)和二号三角支座(7):所述排水管(24)安装于气缸(3)的最下部,排水管(24)上装有闸阀(23);所述取气管(25)安装于气缸(3)的最上部,取气管(25)上装有闸阀(22);所述齿条(13)一端与活塞杆(5)相连,且限定在两个固定块(26)之间;所述齿轮(12)与齿条(13)之间相互啮合;所述转环(11)中心的转杆(10)通过两个定子(9)固定在二号三角支座(7)上且与齿轮(12)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8672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保护胶带
- 下一篇:多年生黑麦草表皮细胞切片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