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红豆杉种子识别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443691.6 申请日: 2017-06-13
公开(公告)号: CN107087253B 公开(公告)日: 2020-10-09
发明(设计)人: 张艳杰;鲁顺保;徐燕;赵玉皓;刘玉槐;严月 申请(专利权)人: 江西师范大学
主分类号: H04W4/80 分类号: H04W4/80;H04W12/10;H04W40/10;H04W40/20;H04B1/7136;H04B1/7143;H04L27/06
代理公司: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夏艳
地址: 330022 ***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属于自动化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红豆杉种子识别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智能红豆杉种子识别控制系统包括RFID标签,RFID标签的内部镶嵌安装有GPS芯片,GPS芯片通过无线收发器与外部无线网络无线连接;无线网络与检测系统电连接,检测系统上安装有控制面板显示屏,控制面板显示屏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有运算器和存储器。该智能红豆杉种子识别控制系统能够有效的对种子出厂以及配送信息进行甄别,并通过检测系统对种子内容进行检查该系统具有识别精度高、针对性强,适合于特殊环境中对植物等目标物识别的点。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智能 红豆杉 种子 识别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主权项】:
一种智能红豆杉种子识别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智能红豆杉种子识别控制系统包括RFID标签,RFID标签的内部镶嵌安装有GPS芯片,GPS芯片通过无线收发器与外部无线网络无线连接;所述GPS芯片利用聚类算法估计每一跳的跳变时刻以及各跳对应的归一化的混合矩阵列向量、跳频频率时,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在p(p=0,1,2,…P‑1)时刻,对表示的频率值进行聚类,得到的聚类中心个数表示p时刻存在的载频个数,个聚类中心则表示载频的大小,分别用表示;第二步,对每一采样时刻p(p=0,1,2,…P‑1),利用聚类算法对进行聚类,同样可得到个聚类中心,用表示;第三步,对所有求均值并取整,得到源信号个数的估计即N^=round(1pΣp=0P-1N^p);]]>第四步,找出的时刻,用ph表示,对每一段连续取值的ph求中值,用表示第l段相连ph的中值,则表示第l个频率跳变时刻的估计;第五步,根据第二步中估计得到的以及第四步中估计得到的频率跳变时刻估计出每一跳对应的个混合矩阵列向量具体公式为:a^n(l)=1p‾h(1)·Σp=1,p≠php‾h(1)bn,p0l=1,1p‾h(l)-p‾h(l-1)·Σp=p‾h(l-1)+1,p≠php‾h(l)bn,p0l>1,,n=1,2,...,N^]]>这里表示第l跳对应的个混合矩阵列向量估计值;第六步,估计每一跳对应的载频频率,用表示第l跳对应的个频率估计值,计算公式如下:f^c,n(l)=1p‾h(1)·Σp=1,p≠php‾h(1)fon(p)l=1,1p‾h(l)-p‾h(l-1)·Σp=p‾h(l-1)+1,p≠php‾h(l)fon(p)l>1,,n=1,2,...,N^;]]>无线网络与检测系统电连接,检测系统上安装有控制面板显示屏,控制面板显示屏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有运算器和存储器;所述检测系统对接收到的时频重叠MASK信号计算循环双谱的对角切片谱,并截取其在f=0的截面按以下进行:时频重叠MASK的信号模型表示为:x(t)=Σi=1Nsi(t)+n(t);]]>其中,N为时频重叠信号的信号分量个数,n(t)是加性高斯白噪声,si(t)为时频重叠信号的信号分量,其表示为式中Ai表示信号分量的幅度,ai(m)表示信号分量的码元符号,p(t)表示成型滤波函数,Ti表示信号分量的码元周期,fci表示信号分量的载波频率,表示信号分量的相位;MASK信号的循环双谱的对角切片谱表示为:其中,y(t)表示MASK信号,α是y(t)的循环频率,fc表示信号的载波频率,T是信号的码元周期,k为整数,Ca,3表示随机序列a的三阶累积量,δ()是冲激函数,P(f)是成型脉冲函数,表达式为:P(f)=sinπfTπf;]]>对循环双谱的对角切片谱取f=0截面得到:对于MASK信号,其循环双谱的对角切片谱的f=0截面,在α=fc(仅考虑α>0的情况)处存在峰值,并携有信号的载频信息;由于循环双谱的对角切片谱满足线性叠加性,则时频重叠MASK信号循环双谱的对角切片谱的表达式为:其中,是常数,与第i个信号分量的调制方式有关,Ti是第i个信号分量的码元周期;截取其在f=0的截面:以上看出,对于时频混叠信号循环双谱的对角切片谱的f=0,在α=fc处存在峰值,并携有信号的载频信息;所述无线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数字水印与能量均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无线传感器网络工作区域中包括1个源节点N,1个目的节点Sink和n个中间节点B={B1,B2,L,Bn},其中,源节点N负责生成含水印数据包,目的节点Sink负责接收数据包,中间节点B={B1,B2,L,Bn}负责将源节点N生成的含水印数据包传输到目的节点Sink,每个中间节点包括能量、安全度及位置三个属性,其中第i个中间节点的属性分别记为能量Ei∈[0,0.2],安全度Si∈[0,10]及位置(xi,yi);步骤二,生成含水印数据包:首先源节点N生成原始数据包data={data1,data2,L,datai,L,data8},其中第i个数据项datai由28位二进制序列组成;然后生成32位原始水印序列w={w1,w2,L wi,L,w8},其中第i个水印项wi由4位二进制序列组成;再次,将第i个水印项wi追加到第i个数据项datai后,得到32位的第i个含水印数据项wdatai,最后重复这一过程直到得到含水印数据包wdata={wdata1,wdata2,L,wdatai,L,wdata8},i=1,2,…8;步骤三,选择邻居节点;具体包括:选定源节点N作为当前节点,记为U;按照下式,计算当前节点U到目的节点Sink的距离dUSink:dUSink=(xU-xSink)2+(yU-ySink)2;]]>其中(xU,yU)为当前节点U的位置,(xSink,ySink)为目的节点Sink的位置;根据公式TR=πR2计算当前节点U的传输范围TR,并将当前节点U传输范围TR内的所有中间节点作为候选邻居节点,得到候选邻居节点集合BM={BM1,BM2,L,BMi,L,BMm},其中π为圆周率3.14,R为当前节点U的传输半径,即当前节点U能够传输数据的最大距离;按照下式,计算第i个候选邻居节点BMi到目的节点Sink的距离di并将其与当前节点U到目的节点Sink的距离dUSink进行比较,di=(xi-xSink)2+(yi-ySink)2;]]>如果di<dUSink,则将第i个候选邻居节点BMi作为邻居节点放入邻居节点集合BH中,其中(xi,yi)为候选邻居节点BMi的位置,i=1,2,…m,(xSink,ySink)为目的节点Sink的位置;直到处理完候选邻居节点集合BM={BM1,BM2,L,BMi,L,BMm}中的所有候选邻居节点,得到邻居节点集合BH={BH1,BH2,L,BHi,L,BHh};步骤四,转发含水印数据包;具体包括:按照下式,计算第i个邻居节点BHi的质量评估度Mi:Mi=αDiβEi+γSi;]]>其中,Di表示第i个邻居节点BHi到目的节点Sink的距离,Ei表示第i个邻居节点BHi的能量,Si表示第i个邻居节点BHi的安全度,i=1,2,…h,α,β,γ为常数,取值范围为[0,10];直到计算完邻居节点集合BH={BH1,BH2,L,BHi,L,BHh}中的所有节点的质量评估度M={M1,M2,L,Mi,L,Mh};对质量评估度M={M1,M2,L,Mi,L,Mh}进行排序,将质量评估度最小的邻居节点选为下一跳节点,接收由当前节点U转发的含水印数据包wdata,并将该下一跳节点记录到数据转发节点集合C中;将下一跳节点作为当前节点U,至将含水印数据包wdata发送到目的节点Sink,得到接收数据包rdata={rdata1,rdata2,L,rdatai,L,rdata8}与数据转发节点集合C={C1,C2,L,Ci,L,Cr};步骤五,水印提取和检测;目的节点Sink依次从接收数据包rdata={rdata1,rdata2,L,rdatai,L,rdata8}中截取第i个数据项rdatai的后四位,得到32位的接收水印序列rw={rw1,rw2,L,rwi,L,rw8},其中第i个接收水印项rwi由4位二进制序列组成,i=1,2,…8;按照下式,计算接收水印序列rw={rw1,rw2,L,rwi,L,rw8}与原始水印序列w={w1,w2,L wi,L,w8}是的误差,其中表示异或操作,err=rw⊕w;]]>如果err等于0,说明数据包接收正确;反之,如果err不等于0,说明数据包遭受篡改,按照下式,依次修改由步骤(4d)得到的数据转发节点集合C={C1,C2,L,Ci,L,Cr}中各个节点的安全度,Si′=Si2,err≠0Si,err=0,]]>其中,Si与Si′分别为第i个数据转发节点Ci的当前安全度与修改后的安全度;步骤六,重复步骤二~步骤五,直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任一中间节点找不到满足条件的下一跳节点进行数据包转发时终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师范大学,未经江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4369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