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中螺旋鱼腥藻的去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36449.6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20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君枝;李璐玮;李向晖;刘奕乔;任一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32 | 分类号: | C02F1/32;C02F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恩赫律师事务所 11469 | 代理人: | 赵文成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公开了水中螺旋鱼腥藻的去除方法及其处理装置。水中螺旋鱼腥藻的去除方法的步骤包括:带有螺旋鱼腥藻的水放入反应容器中;浓度为5‑15mmol/L的H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中 螺旋 鱼腥藻 去除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水中螺旋鱼腥藻的去除方法,其步骤包括:在第一步骤(S1)中:带有螺旋鱼腥藻的水放入反应容器中,其中,螺旋鱼腥藻的密度为1.8×107‑2×107cell/L;在第二步骤(S2)中:浓度为5‑15mmol/L的H2O2溶液加入反应容器中且使用50‑100μW/cm2的UV光照射反应容器,并通过搅拌装置以500‑800r/min的转速在反应容器中搅拌1到5分钟;在第三步骤(S3)中:在反应容器中加入水杨酸生成2,3二羟基苯甲酸和2,5‑二羟基苯甲酸,并通过测量2,3二羟基苯甲酸和2,5‑二羟基苯甲酸的含量标定羟基自由基含量,以及测量二甲基异莰醇(2‑MIB)含量;在第四步骤(S4)中:基于所述羟基自由基含量,调节H2O2溶液的加入量和/或UV光的光照强度,所述搅拌装置以300‑500r/min的转速在反应容器中搅拌直到所述二甲基异莰醇(2‑MIB)含量降低到预定范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大学,未经北京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3644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