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雷达收发组件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24513.9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0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燃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35 | 分类号: | G01S7/3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达收发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选择热阻值小于0.1的铝合金材料,精密铸造成带有三个空腔的基板;选用三块低温共烧陶瓷板;将发射组件的电子元件分为有源元件和无源元件,将无源元件埋置在发射组件层内,使用环氧导电胶将有源元件粘接在发射组件层内;将发射组件层、接地层、接收组件层分别插装在三个空腔中;将安装好发射组件层、接地层、接收组件层的基板进行装盒。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雷达收发组件的制造方法,引入3D封装技术,采用垂直分层安装的方式,实现雷达收发组件的高度集成,从装配的角度,削弱杂波对雷达收发信号的干扰,提高雷达发射与接收的指令。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雷达 收发 组件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雷达收发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选择热阻值小于0.1的铝合金材料,精密铸造成带有三个空腔的基板,三个空腔彼此间的隔板厚度0.1‑0.5mm,三个空腔内涂覆一层厚度为0.05mm的石墨烯;二、选用三块低温共烧陶瓷板,第一块低温共烧陶瓷板作为发射组件层、第二块低温共烧陶瓷板作为接地层、第三块低温共烧陶瓷板作为接收组件层;三、将发射组件的电子元件分为有源元件和无源元件,将无源元件埋置在发射组件层内,使用环氧导电胶将有源元件粘接在发射组件层内,选用直径25μm的金丝将有源元件与有源元件、有源元件与无源元件进行焊接连接,焊接强度为0.07~0.09N/点,压点面积为金丝直径的2.5~3倍,焊接速度控制在14点/秒以上,加热温度100℃,压焊压力0.5N/点,焊接完成后,在焊点涂覆一层环氧树脂;四、接地层和接收组件层重复步骤三的工艺;将发射组件层、接地层、接收组件层分别插装在三个空腔中,发射组件层的电路连接点、接地层的电路连接点、接收组件层的电路连接点分别伸出空腔,将三层伸出空腔的连接点通过烧结固定在一块固定板上;五、将安装好发射组件层、接地层、接收组件层的基板进行装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燃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燃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2451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