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大规模天线系统的盲信号检测及信道估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06106.5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8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袁晓军;陈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5/02 | 分类号: | H04L25/02;H04B7/0456;H04L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孙一峰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规模天线系统的盲信号检测及信道估计方法。本发明的方法用于大规模阵列天线系统,且基站端天线排列成几何形状的规则阵列,基于信道在角度域上的稀疏性和相关性进行上行传输及下行传输。本发明考虑了信号在角度域上的相关性以及时间域上的稀疏性,增加相关性检测可以有效降低信号恢复误差,同时增加信号传输方案在实际系统中的可实施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大规模 天线 系统 信号 检测 信道 估计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大规模天线系统的盲信号检测及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用于大规模阵列天线系统,且基站端天线排列成几何形状的规则阵列,基于信道在角度域上的稀疏性和相关性进行上行传输及下行传输,其特征在于:上行传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S1、用户向基站发送信号,至少包括用户编号、导频信号和用户数据;其中,用户编号位于用户数据前端,用于对不同用户进行识别,每个导频信号占用一个资源块;S2、基站识别并删除处于深衰落信道的用户;S3、基站采用矩阵分解和相关性检测方法估计信号和用户发送数据,基站接收到用户发来的信号Y后,进行稀疏矩阵分解得到关于H及X的估计值
及
H为从用户端到基站端的上行信道,X为上行用户的用户数据;在矩阵分解过程中,采用相关性和针对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稀疏性检测方法,相关性检测是基于信道数据在角度域上的相关性,利用信息传递算法从带有噪声的信道数据中计算概率分布p(H)的参数,随后再使用最小均方误差估计器对信道数据进行估计得到
所述稀疏性检测是基于信道数据在时域上的稀疏性,利用反傅里叶变换将信道数据从频域hf变换到时域ht,并对时域数据进行去噪,包括:利用基于稀疏结构的去噪算法对数据去噪,利用截断算法对部分数据进行置零操作;随后,利用傅里叶变换将去噪后的时域数据转化为频域,并继续进行矩阵分解;基站根据用户编号和导频信号可以确定置换矩阵Π和幅度矩阵Σ,消除估计值中的幅度模糊度和置换模糊度,获得最终对H及X的估计值
及
下行传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若为时分双工,则上行的信道估计直接用于下行传输;若为频分双工,基站分配一个资源块传输导频信号,用户根据接收到的导频信号得出的下行信道增益值然后估计出数据,基站根据上行信道的方向设计预编码策略并发送用户数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0610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