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龙果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04957.6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2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习水县旺伯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13/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遵义浩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2112 | 代理人: | 李雪梅 |
地址: | 564619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龙果的种植方法,其具体步骤为首先选择有机质丰富和排水性好的微酸性平地、山坡地或沙石地种植;在每年5月中下旬,采用混种方式进行种植;以篱架式栽培为主,将火龙果苗植于畦上,浇定根水,保持泥土湿度在60%~80%之间;火龙果苗定植后确定植株成活就可进行施肥;病虫害防治;疏芽、疏花果;对于长势较弱的个别植株应挖除补植新苗;火龙果授粉成功后第5~7天果房就明显增大;到30~35天,果实由绿色逐渐变红色;再经5~7天,果实外观鼓胀浑圆,有光泽时即可采收。本发明是技术人员在实践种植过程中总结出的一种种植方法,不仅成本低廉,而且产量高,火龙果的口感非常好,能为种植户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龙果 种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火龙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种植方法的具体步骤为:(一)、种植地选择选择有机质丰富和排水性好的微酸性平地、山坡地或沙石地种植;(二)、定植火龙果在每年5月中下旬进行种植,采用白肉型火龙果和红肉型火龙果混种方式;以篱架式栽培为主,即立一颗水泥柱、木柱或竹柱,让火龙果植株沿着柱向上生长;柱间距2×2米,柱高2米;定植时火龙果苗离柱10~12厘米,每柱周围种植2株,每行在1.5米高的地方用横档连成一体;种植地整畦,在行距3米中留下中间1米为人行道,柱下2米宽作为种植畦,畦高20~25厘米,在畦中间开一条深和宽各40~45厘米的沟,在沟内每亩施入有机肥料4000公斤,与泥土混匀做底肥;将火龙果苗植于畦上,浇定根水,保持泥土湿度在60%~80%之间;(三)、田间管理火龙果苗定植后确定植株成活就可进行施肥;苗期要薄肥勤施,逐步增加施肥量;成年植株每年的5月重施有机肥;开花结果期间要增施钾肥;(四)病虫害防治火龙果病虫害主要有蜗牛、蚂蚁、白蚁和蚜虫,防治选用晶体敌百1000倍液喷洒地面及1米以下茎部和柱进行防治;在蜗牛盛发时,在柱周围撒6%斗蜗螺;(五)、疏芽、疏花果;疏芽:幼苗期,疏除基部所有侧芽,选留1~2个顶端壮芽引其沿攀援柱向上生长;在生长旺期,应及时将过密较弱的新芽疏去,保证主枝的生长;疏花:盛花期,在每枝留不同方位的2~3个强壮花蕾,其他的全部疏除;疏果:谢花后5~7天,每枝选留1~2个授粉成功的健壮果实,其他的一律剪除;(六)、补植和修剪对于长势较弱的个别植株应挖除补植新苗;秋后,要将已结果多个的顶端或弱枝剪去,让留下的粗壮枝条重新长出新枝;(七)、适时收获火龙果授粉成功后第5~7天果房就明显增大;到30~35天,果实由绿色逐渐变红色;再经5~7天,果实外观鼓胀浑圆,且有光泽出现时,即可采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习水县旺伯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习水县旺伯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0495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